猴子并非一开始就惹人爱?( 二 )


猴子并非一开始就惹人爱?

文章插图

人性之美则在于与猿相关的故事传说 , 从君子猿、孝猿到情猿 , 分别展现了猿的人性之美 。 而诗性之美则是很独特的中国美学特征 , 从“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啼猿” , 到“风急天高猿啸哀”的“啸猿” , 再到“巴东三峡巫峡长 , 猿鸣三声泪沾裳”的“猿鸣” 。 无不体现了猿所代表的诗人情感 。 这些情感都诉诸了人们对猿的喜爱 。
美猴王——正义化身
而猴重新获得人们喜爱 , 迎来命运的转折点则是在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之后 。 佛教的传播 , 为中国带来了一只有佛性的善猴 , 它补充了中国传统的猴形象 。 而这一形象逐渐与传统的猿进行了融合 , 变成了美猴王的形象 。

猴子并非一开始就惹人爱?

文章插图

美猴王去方寸山三星洞学道求艺并学成归来的时候是一只仙猿的形象;大闹天宫的时候展现的是一只破坏性的石猴形象;取经途中则是一只佛猴和孝猿的形象 。 这些种种形象都让它的性格特征更加地丰满 , 不再脸谱化 。 而它那不羁自由叛逆抗争的玩世精神以及背负责任从不放弃的乐观精神更是获得人们的喜爱 。 在美猴王的身上 , 汇聚了猴神的破坏性狂傲美 , 美猿的逍遥之美 , 神性之美 , 猴子天然的灵性与幽默 , 同时却又没有了猴子的丑陋与邪恶 。 在吴承恩笔下 , 孙悟空这只承载着正义、乐观、本领高强的美猴王才逐渐被人们接纳和喜爱 。
猴子并非一开始就惹人爱?

文章插图

【猴子并非一开始就惹人爱?】今天的人们 , 对猴子的喜爱之情很大程度上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关 。 如果没有孙悟空这个形象 , 恐怕今天猴子还得不到如此高的关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