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颜渊》“克己复礼”成为现代社会生活公共原则的可能性
从理论层面所分析出“克己复礼”所能发挥和应发挥的作用,及在统一稳定历史时期已发挥出的作用看到,它具有的历史价值,并将必然存在和显现 。那么“克己复礼”还能否成为今日中国社会生活的公共原则?答案是肯定的 。
一方面,从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历程及其当前特点来说,基于宗族和血缘关系而成的礼仍将发挥重大作用 。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乃是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因此,“在以自己作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则“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此种私人联系网络的形成首先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基础和核心的 。如果个人脱离了宗族血缘关系网络,那么他就没有可靠的凭证来建立他的私人联系网 。当今,我国社会由于工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都在发生悄然变化,以宗亲关系为基础所形成的私人联系逐渐淡化,出现了以团体单位为基础的个人联系网 。但是这种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连续性的历史过程 。
从解放初期至1978年间,我国的政治和经济政策都有多次变动,并进行了持久的反传统运动,但无论怎样,农村的居民仍是“按照宗族、宗教、村庄遗留下来的惯例和标准,以及包含在长期形成的习惯中的传统规范进行思考和行动” 。即以宗亲关系确立自己的地位并建构他们的私人社会关系网络 。那些传统文化和其中重要仪式(包括出生、结婚和死亡)以及与寺院、宗族和节日相关的公共信仰,仍是农村中十分必要的“社会粘合剂” 。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农业发展日益商品化和市场化,以及工业发展等多方面的原因,使人们尤其是农民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了重大冲击,尤其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关系发生了不少变化,如“婚姻关系从以往的次要地位上升到主要地位,血亲关系则从以往的主要地位下降到次要地位”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建立私人联系的血亲关系已经不再发挥作用 。
归根到底,因为我国传统的精耕细作的家庭关系并没有彻底改变,因此以宗亲关系所形成的“差序格局”之社会结构仍然存在 。所以,以此为根基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因为现代化的进行而完全断裂,事实恰恰说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连续性使“克己复礼”之儒家视域下的公共原则仍可以在当今社会扮演重要的角色 。
另一方面,从“克己复礼”本身来说,以仁为核心的礼所体现的包容和超越之道德情感在任何时代都可继承发扬,同时现代社会也需要以此来维系和规范法律无法顾及的家庭和社会关系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和工业发展削弱了家庭关系中血缘的维系作用,社会关系日益功利的情况下,个人和社会对感情交流和道德情感慰藉的要求变得异常重要,而传统文化中一些礼仪的复归和继承不仅能保存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能够以人类道德情感为基础紧密建构人际关系,稳定社会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逐步推进,人逐渐从一个普遍的人、群体的人、国家的人或者是宗族的人向一个个体的人转变 。也就是说,对一个人不再是从一个群体的或者普遍的层面上来界定 。这种界定首先将个人从家族中解放出来,实现了自己的独立 。实现人的独立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必然结果 。这是一个进步,然而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因为对人的普遍性的维系不仅仅是信仰,更重要的是道德情感 。随着普遍性的消除,信仰的消失,道德情感也成为可有可无,而肯定人的唯一的标准就是物质 。物质带给我们的是欲望、消费以及孤独 。这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有先例,然而他们还有一个自我慰藉的地方,那就是教堂 。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个人的道德情感危机,而且他们也有一种回归家庭的趋势 。然而反观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绝大多数人缺乏宗教信仰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我们留下的只有那还没有完全割断的家庭血缘关系 。因此,我们应当保留家庭血缘调适我们道德情感的作用,继承以此为基础的“克己复礼”的传统 。当然,此时的礼并非是拘泥于过去的不合时宜的规则步骤,而是依据社会的变化进行损益的 。孔子就曾说:“麻冕,礼也 。今也纯,俭,吾从众 。拜下,礼也 。今拜乎上,泰也 。虽违众,吾从下 。”(《论语·子罕篇》)这才是变化的社会所需要的礼 。
推荐阅读
- 批量提取文本关键词,Lookup函数两步完成,还不会就真的out了
- 淘宝客服的工作怎么样?需要具备什么技能?
- 盆栽花卉冻焉了还能活吗?
- 碳纳米管粉末微电极对儿茶酚的电催化还原
- SUMIF函数还有个比他更厉害的弟弟,你晓得不?
- 3.7女生节最靓丽还是这些女生节标语
- 建造一个游泳池需要多少钱
- 怎样判断花卉植物是否需要浇水呢?花卉浇水法则分享
- lady gaga取消婚约是为何?营销方式还是炒作手段
- 天猫报名活动需要哪些条件?如何才能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