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文化概论》引言

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 , 是日本文化的代表 , 它又是日本人生活的规范 , 是日本人心灵的寄托 。 如今 , 有五百年历史的茶道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期 。 茶室、茶亭遍及日本各地;茶室 , 茶会已成为各种文化活动中的一个主要项目;千姿百态的茶道具成为日本美的象征 。 有关茶道文化的电影、电视片、美术展、着述比比皆是;从事茶道活动的人口达五百晚之多 。
日本在经济上制造奇迹 , 在世界上引起了人们对其文化背景的探求 。 同时 , 日本为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 。 也积极的宣传自己的文化 , 日本人首先向外宣传的便是茶道 。 茶道是我们了解日本文化 , 理解日本人的一条捷径 。 但是 , 茶道对于外国人实在是一种难解的文化现象 。 没有接触过茶道的人不理解茶道是理所当然的 。 即使参观过茶道表演的人也入五里雾中 , 找不出说明它的合适语言 。 茶道为什么难以理解?我试图将此归纳为三个原因:容括性、无形性、局限性 。 茶道的内容是丰富的 , 她几乎将东方文化的所有内容都囊括在一个小小的茶室里 。 在思想方面 , 它含有神仙思想、道教、阴阳道、儒教、神道等;在形式方面 , 它包括建筑、庭院、书画、雕刻、礼仪、插花、漆器、陶器、竹器、烹饪、缝纫等内容 。 茶道被称为是应用化了的哲学 , 艺术化了的生活 。 茶室中间展现的是一个活龙活现的“小东洋” 。 由此 , 我们很难给它下一个定义 。 而且 , 茶道是一种活的艺术 , 我们很难抓住它的形体 。 茶道艺术是通过茶事来成立的 , 但茶事一完 , 一次艺术的创作就消失了 。 研究茶道 , 我们不可能象鉴赏一副绘画那样静观和思索 , 我们必须随着茶事的进展去捕捉瞬间的现象 。 但在瞬间与瞬间之间不仅留下了许多空隙 , 而且 , 我们常常会被那一个个细小的现象迷住 , 很难勾勒出茶事的全貌 。 再有 , 茶道与音乐、舞蹈、绘画等常见的艺术形式不同 , 表演者与鉴赏者和合成一体的、不能区分的 。 要是真正体会茶道的妙处 , 必须亲自参加茶事 。 但是当好一个主人需要常年的修行 , 即使相当一个客人也是很不容易的 。 茶道修行重视实践 , 反对依靠书本 , 这就要求每个茶道研究者必须是茶道艺术的实践者 。 这就给外国人对于茶道的理解设下重重难关 。
由于茶道不同与其他艺术的自赏性格 , 使茶道自己一直缺少自称为艺术的自信 。 多少年来 , 致力于茶道实践的人层出不穷 , 而作为旁观者 , 冷静的思考、研究于茶道艺术的人却十分罕见 。 给茶道下定义 , 全面地论述茶道 , 是近年来才有的新事物 。 下面就介绍几位大家的论述 。
1977年 , 谷川彻三发表了《茶道美学》一书 , 他以艺术的隔离性为根据 , 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 。 他指出:所谓艺术的隔离性是有意识的与自然的世界和日常的世界隔开由此来确立艺术世界的自身的独立性 。 油画的画框 , 水墨画的装裱 , 雕刻作品的台坐 , 舞台的帷幕 , 都是艺术隔离性的表现 。 而在茶道里 。 同样的喝茶却不能象平常喝茶的那样随便 , 而要求按规定的动作喝;同样是行礼 , 不能随自己判断行礼 , 而要求在规定的时机行规定的礼 , 说规定的话 , 甚至一个塌塌米(草垫)走几步都有规定的礼 。 由此茶道不能不属于艺术范围 。 谷川彻三先生将茶道的内容归纳为四个因素:艺术因素、社交因素、礼义因素、修行因素 。 (图1)
这四个因素是相素关联、融为一体的 。 艺术因素是凌驾于其他三个因素之上的 , 它是通过渗透到其他三个因素之中而体现出它的职能的 。 尽管在形式上四者缺一即不成其为茶道 , 但除艺术因素以外的社交因素、礼仪因素、修行因素是可以在不同的场合得到特殊的发挥的 。 如在庄严的献茶式上 , 礼仪因素就占了主要位置;在熙熙攘攘的大茶会上 , 社交因素就取得了主导地位;当一个茶人自点自饮时 , 修行因素就获得了重大发挥 。 如用图1进行说时的话 , 对四边形里的任何一个顶点加力 , 都会使其顶点突出出来 , 并且不会破坏四边形的基本结构 。 谷川彻三先生的这一学说 , 受到了日本茶道界的尊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