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油简易精炼工艺的研究

1前言
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 , 茶油 , 油茶籽油)是从山茶科(Camellia)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1)树种子中获得的 , 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 , 山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 营养价值高 , 有“东方橄榄油”之称 。 我国的油脂精炼技术可追溯到19世纪以前 , 不过早期只停留在脱胶、过滤等初级阶段 。 直至19世纪末国外提出了化学碱炼 , 也只局限于间歇或罐炼;到1933年管式和盘式离心机用于碱炼取得了成功 , 此后半连续、连续式脱色、脱臭、氢化、脱脂等新技术相继发展起来 , 并逐渐推广应用 。
国内现今主流的山茶油精炼工艺一般为:毛油、脱胶、脱酸、分离、水洗、脱色、脱臭、分提成品油 。 但是不同地区的山茶油精炼工艺因为油茶籽品种资源和不饱和脂肪酸等油脂、其他成分差异而有所修改 。 本研究旨在解决浙江省衢洲地区山茶油精炼生产中出现的冬化、色泽较深等实际问题 , 改进现有精炼工艺 , 以期能在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 降低生产成本 , 能够提供实用的生产方法 。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与试剂
实验材料:山茶油浸出毛油(由衢州市开源油脂有限公司提供);主要试剂:三氯甲烷、乙酸、氢氧化钠、氯化钠、基准邻苯二甲酸钾、碘化钾饱和溶液、0.5淀粉溶液、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01mol/L , 0.002mol/L)、中性乙醚一乙醇混合液(体积比2:1)、1酚酞指示剂、0.1mo/L氢氧化钾标准溶液(需标定后使用)均为分析纯;括性炭:型号P一07 , 江西省玉山县三清活性炭厂生产;活性白土1和活性白土2均由江西省玉山县立新膨润土化工总厂生产 。
2.2主要仪器设备
SHZ—D(11)循环水式真空泵、HC—TP11-5架盘药物天平、s.C.202型电热恒温干燥箱、J2一HS高速冷冻离心机(Beckman公司)、HP8433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PharmaciaBiotech公司)、1203磁力搅拌器(JENWAYItd.)、电子天平AE2009(梅特勒一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数显恒温水浴锅HH—K(国华电器有限公司)、TC—PIIG全自动测色色差计(北京光学仪器厂)、电冰箱 。
2.3实验方法
2.3.1山茶油主要检测指标油脂的酸值(acidvalue)检测方法按GB/T5530执行;油脂的过氧化值(peroxidevalue)检测按GB/T5538执行 。
2.3.2工艺流程(1)碱炼脱酸工艺.为了获得最佳碱炼浓度 , 本实验设计了5组单因素试验;在5个100ml小烧杯中 , 分别加入30g毛油 , 然后以油重的0.25为超碱量计算实际用碱量 , 接着称5份NaOH分别配成5、10、20、50%的碱液和纯碱 , 进行碱炼脱酸 。 并对所得的脱酸油水洗干燥后分别测其精炼率和酸值 。 每组试验重复3次 。 理论用碱量计算公式如下:

山茶油简易精炼工艺的研究

文章插图

式中AV代表毛油的酸值(mg/g);40和56.4为毛油的质量(g) 。 M代表NaOH和KOH的分子量:在实际操作中 , 为了使碱炼尽量完全 , 还需加入一定的超碱量 , 一般为0.2~0.3 。 因此 , 实际碱量一理论用碱量+M×超碱量 。 加碱方法如下:称取一定量的毛油 , 水浴加热至4O℃ , 根据计算的碱量配成一定浓度的碱液 , 边加碱边搅拌 , 控制搅拌速率在30r/min左右 , 同时缓慢升温至6O℃ , 约半小时后停止搅拌 , 观察油、皂分离情况 。 静置片刻后 , 油皂通过离心机以5000rpm的速率离心30min , 离心后的油先用多层纱布粗滤 , 去除大块的皂块 , 然后用分液漏斗使油水分离 , 得上层脱酸油 。 皂脚加浓度3左右的食盐水乘热搅拌后 , 沉清 , 分离上层清油 , 合并两次脱酸油待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