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经常撬来喝的白茶饼,应该如何储存?3点建议供你参考( 二 )
况且,我们在用手捏紧拉链的时候,很难做到一丝不苟,让其完完全全地贴合。
只要有一丝缝隙,空气里的水汽都有可能长驱直入,损耗白茶的品质。
总结来说,经常撬来喝的白茶,为了方便,确实可以存在茶饼密封袋里。
可同时也不要忘记,短期存茶,重点在“短期”。
为了品味到白茶饼的最佳风味,还是要趁早品饮,否则将会错过好时机。
文章插图
《3》
另外,还有茶友曾经问过:
透明的茶饼收纳袋,或是陶瓷、紫砂、塑料等材料的收纳盒(收纳罐)能否用来存白茶饼?
个人的看法是,不建议。
事实上,不管是短期存茶还是长期存茶,都应该遵循密封、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的原则。
而以上所提到的这些方式,能达到这些要求吗?
很显然,并不能。
首先要淘汰的,是透明收纳袋,以及透明的塑料收纳盒。
理由很简单,不避光呀。
存白茶的时候,最理想的状态,是一点光线都不要有,一点光线都不能跑进来。
若是稍有不慎,在白茶储存的时候,接触到了光线。
文章插图
那么,时间久了,白茶就会因为受到光线的影响,被摧残,被氧化,从而变红。
白茶变红了,那还能叫白茶吗?干脆改名“红茶”好了。
并且,茶叶遇光后的氧化,是快速的,是措不及防的,远超过了白茶的正常接受程度。
故而,白茶的品质也将遭受破坏。
其次,陶瓷和紫砂材质的收纳罐,看似密封,实则恰恰相反。
罐子这种器皿,本身就不容易密封。
罐身是硬的,盖子亦是,既然如此,二者间不柔软,不服帖,它们之间想要严丝合缝,自然是很难完成的。
或多或少的,总是会留下缝隙。
文章插图
而这些缝隙,更是给了水分可趁之机,顺着缝隙进入罐里,让白茶受潮变质。
除此之外,像紫砂罐、粗陶这类材质的茶叶罐,材质十分特殊。
毛孔粗大,透气性好。
泥料身上的毛孔,就像一只只呼吸的鼻子,每天都在让茶叶和外界空气,进行充分地交换。
可想而知,白茶在如此透气的环境里生活,又怎么能安稳?
不出个把月,就得跑气变味。
诚然,茶叶罐摆在书房里,客厅里,确实很漂亮。
但真心爱茶之人,比起美观来说,更看重实用。
文章插图
《4》
关于白茶饼的储存,还有一个注意事项。
那就是,不要多撬,更不要一次性撬开。
喝多少,撬多少。
现实来看,有的茶客为了图方便,会将白茶饼提前一次性撬开,认为这样做能省去喝茶前的准备时间。
殊不知,不经意间会毁了好茶。
一来,白茶饼是一个整体,就像一支团队。
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很重要的,是不可分离的。
而一次性撬开的白茶饼,无疑是将整体分割得七零八落。
原本可以抱团陈化,到了现在,却只能孤军奋战。
可一个人,或少部分人的力量,终究是比不上团队协作的力量。
所以,如果单纯只是为了方便,大可以选择散茶,而不必这般对待白茶饼。
文章插图
二来,这些撬散的白茶饼,用白棉纸包起来的时候,因为高低不平,容易鼓出小包。
非但难以将白棉纸原样重新包好,也容易跑气。
推荐阅读
- 牛奶|手撕包菜咸香可口,口感脆嫩贼下饭,家里经常做
- 盐鸡精|我经常做茴香煎饼,家人都爱吃,婆婆夸我聪明又贤惠
- 海带|冬天来了,我家经常喝的一锅汤水,既养胃又保暖,百喝不厌!
- 存放|撬过的白茶饼怎么保存?村姑陈分享经验,这些建议一定要往心里去
- 茶评|一段关于白茶寿眉饼的茶评,短短26个字,村姑陈扒出4大错漏
- 姜片|这6个与牛肉有关的家常菜,开胃下饭,天冷了可经常做给家人吃!
- 红薯|元旦将至,不管有钱没钱,这菜我家经常吃,滋补解馋,不吃可惜了
- 好吃|大米做成小吃,太好吃了,广东人经常吃,多吃也不腻!
- 家常|我经常做家常辣子鸡,家人都爱吃,婆婆夸我聪明又贤惠
- 宫保鸡丁|宫保鸡丁,香辣味浓、肉质滑脆,读书的时候经常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