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咖啡或茶

如果一次谈话的主题涉及到日常的饮用 , 只谈咖啡而不说茶或只说茶而不提到咖啡 , 难免失之于片面 。 除了基本的滋味(苦)、形态(被一种液体溶化成另一种液体的固体)、色泽(深色)以及冲调和饮用方式之外 , 茶和咖啡在功能上也有许多的相似之处 , 例如提神、消滞、有助于思考等 。 除此之外 , 它们也都是受雇于我们用来谋杀我们自己的时间的最为价廉物美的职业杀手 。 在一家标准的超市里面 , 茶和咖啡的名字通常以结婚证书上的那种格式被并排书写在同一块标示牌上,按照这个标示 , 我们将极为轻松地在同一排货架上找到它们乖巧的身影 。 同样的两个芳名 , 常常也会同时出现在每一份套餐的结尾 , 就像一位正在工作的空姐在征求我们对于饮料的选择时惯常会吐出来的那几个字一样 。
不过 , 即使我们找到了上述俯拾皆是的铁证 , 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凡有茶的地方就一定有咖啡 , 就像有水井处必有柳词 , 男厕所的旁边一定是女厕所 , 反之亦然--因为任何一个反对者都会轻而易举地驳斥道:茶馆肯定不卖咖啡而咖啡馆也断然不会卖茶 , 两者的水火不相容 , 已达到禁忌的程度 。 正如男性不得擅入女厕所 , 反之亦然 。
虽然在杭州的咖啡馆里通常都能喝到茶 , 不过这一个特例并不妨碍反证的成立 , 问题的本质在于:茶是中式的 , 本土的 , 咖啡是西式的 , 异国情调的 。 两者令人联想到的关键词更是完全不同:咖啡让人想到巴黎、伦敦以及日剧里的东京、大中小资产阶级、爱情、艺术、哲学等;茶令人联想到苏杭一带的古色古香、衰老的爹娘、中式的市井、国营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室以及各级领导--值得一提的是 , 中式办公室里几乎人手一樽的那种有盖"茶杯" , 前身大都是用来装速溶咖啡的玻璃瓶 。 西体中用 , 一百五十年来这是最成功的范例 。
从史学的角度、尤其是以比较文化史或殖民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的史观来讲述咖啡和茶 , 恐怕一百个专家、教授在三天三夜里喝掉上百吨的茶和咖啡 , 也只是万里长征刚开了个头 。
好在历史是死的 , 而无论是咖啡或茶 , 都要趁热才好喝 。 如果将茶和咖啡置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环境里进行考查 , 我相信上海和广州是两片最容易出成果的"田野" 。 换句话说:咖啡和茶这两杯饮料的区别 , 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上海和广州这两座城市的差异 。
咖啡第一次见于中国的食谱 , 系上海的美国基督教会于清宣统元年出版的《造洋饭书》 , 音译为"磕肥"(见到这个词 , 倡导喝咖啡可以减肥的人士不知会不会进一步建议废除现行的"咖啡"一词) 。 这一点即使不足以证明上海人是最早喝咖啡的中国人 , 最低限度也为上海拥有中国最早的"咖啡语境"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旁证 。 目前 , 上海的咖啡销量全国第一 , 也是消费者接受程度最高的城市 。 与此同时 , 知名的咖啡跨国公司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上海作为其生产和销售的基地 。
在一个游客、尤其是广州的游客看来 , 上海街头的咖啡馆数量之多情调之小资 , 同样是中国第一的 。 尽管广州人不好此道 , 但是上海的咖啡馆无不令其流连忘返 , 这说明饮茶者要比喝咖啡的人来得宽容 , 因为永远都有一些人在指责另一些人不懂得享受咖啡 。 欧洲人嘲弄美国人"星巴克"式的快餐喝法 , 日本人笑话台湾人乱来 , 台湾人则跑到上海去推广咖啡文化 , 尽管上海人对广州人的咖啡教育程度不屑关心 , 只是一样追着日剧长大的广州仔广州女 , 到上海一看满大街的"星巴克"和"真锅" , 一个个几乎恨不得就地当了民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