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益茶“申遗”成功引发对传统工艺的新思考

近期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 引起各个行业尤其是茶界的广泛关注, 因为在“传统技术”类别中, 花茶、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黑茶制作工艺赫然在列, 连同首批名录中公布的武夷茶工艺一共占据了七席 。 由此, 中国主要茶类制作工艺均得以从文化遗产的高度被重视和保护, 可谓业界福祉 。 同时, 业内人士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其他入选的茶类均以产地命名(如六安瓜片、祁门红茶), 只有普洱茶类中的“大益茶制作技艺” 是唯一以生产企业与产品品牌直接命名的, 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 “大益茶”成了普洱茶的代名词 。 这一方面客观反映了勐海茶厂在业界毋庸置疑的技术标杆地位, 同时也反映出大益注重品牌经营的努力为保护自身工艺的文化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 。 纵观普洱茶发展史, 大益在“申遗”中的脱颖而出可谓实至名归 。 拥有“大益”品牌的勐海茶厂建于1940年, 当时即以机械化生产的专业茶厂成为中国现代茶业开始的标志事件 。 其创始人范和钧与张石诚分别出自巴黎大学和清华大学, 他们成为现代普洱茶机器制作的开拓者, 对于当时作坊加商号式的产销方式来说, 无疑是重大颠覆 。 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发现, 恰恰是高起点、现代化和专业性, 成就了大益的技术领先优势, 并代表了产业发展方向 。 而真正将大益推到行业技术制高点的, 是70年代“人工后发酵陈化技术”的研创和最早成功应用, 这一巨大的技术变革开创了普洱熟茶的全新市场, 所谓“拼配之王”、“勐海味”的种种说法都体现了业内及消费者对此的高度认可 。 大益也充分运用此优势, 创造出以7542、7572为代表的众多经典产品 。 上述两种作为多年来市场上“评判普洱茶生茶和熟茶的标准产品”, 已成为普洱茶物质文化的代表;而其背后独特的拼配方案、制作流程与经验技巧、工艺控制等综合于一处的链接, 更是一种无形的非物质文化, 成为国家倾力保护的无价之宝 。 即便今天的大益, 依然保持着研发创造的机制与活力 。 据了解, 勐海茶厂中茶学大中专生200余人, 专业技术人员140余人, 年开发新产品不下10余种 。 这也证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多数物质遗产不同, 它会在与时俱进、与人俱进的过程中呈现出新的活力 。 【大益茶“申遗”成功引发对传统工艺的新思考】因此, 并不是最传统与原始的工艺, 才是可贵并值得保护的, 这并非文化遗产的标准定义 。 对于被列入“非遗”的各类制茶工艺, 我们保护的是一代代制茶人对制茶的理解、经验、技巧的综合积淀, 以及在此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技术变革的现实成果;保护的是作为一类传统文化由过去到未来生生不息的活水源头 。 大益的“申遗”成功, 为我们以一种创新思维来审视千百年来的传统工艺乃至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样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