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基金的管理条例

基金会管理条例
国家《基金会管理条例》中对基金会的性质、成立条件和程序都作了规定 。根据有关规定,基金会的成立门槛比较高 。另外,《基金会管理条例》中规定,基金会是非营利性机构 。可以以安全、合理等方式对基金会资产进行保值增值 。但基金会管理条例同时要求,基金会用于公益事业的支出,不得低于当年收入(接受募捐、资本运营收入)的70% 。
《条例》共设7章48条 。与1988年颁布的《基金会管理办法》相比,《条例》不仅内容更加丰富,而且体系更加完整,可以说是对基金会登记管理法规的一次重新起草 。《条例》至始至终贯穿了重培育发展,以规范管理促进基金会健康发展的指导原则 。在这一指导原则下,《条例》着重体现了以下八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
1.《条例》明确了基金会的公益性质,强调了公益目的的重要性 。公益性是基金会的本质特征,是基金会设立的唯一目的 。保障基金会的公益性,是《条例》的根本任务 。公益组织的受益对象通常为不特定的个人和群体,任何个人或群体只要符合其宗旨和业务范围要求,都可接受其资助 。基金会的基金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条例》作了许多明确规定 。如将基金会定义为“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强调基金会的公益性质,使基金会与其他管理信托投资基金、以营利为目的的基金管理组织以及其他民间互益组织区别开来 。基金会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其财产必须用于公益目的,也必须受到保护 。《条例》第27条第1款规定:“基金会的财产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分、侵占、挪用 。”第33条又规定:“基金会注销后的剩余财产应当按照章程的规定用于公益目的;无法按照章程规定处理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组织捐赠给与该基金会性质、宗旨相同的社会公益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
2.《条例》确立了分类管理的原则,鼓励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公益事业 。《条例》将基金会分为“公募基金会”,即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目前我国已登记的基金会大都是公募基金会) 。和“非公募基金会”,即不得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两类,增设了非公募基金会这个新种类 。允许以企业和个人的名义命名非公募基金会;对于用私人财产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允许捐赠人的亲属可以在限定的比例内在理事会担任职务 。根据国外的经验,非公募基金会是一种引导个人和组织的财产流向社会,特别是流向弱势人群的有效形式,也是社会财富实现再分配的一种途径,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和个人的捐赠积极性,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从事公益事业,使公益事业的资金来源多渠道 。对于非公募基金会,《条例》规定,国家应当采取扶持鼓励的政策,在基金会的名称、登记条件、资金使用等方面的规定相对比较宽松 。为了规范面向公众开展的募捐活动,保护爱心资源,减轻公众负担,维护社会平稳安定,对公募基金会的行为管理则相对严格 。
3.《条例》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将涉外基金会纳入基金会法律规定的管理范围 。《条例》适应涉外民间组织管理的新形势,将涉外基金会纳入国内民间组织管理法律框架,依法进行登记管理 。《条例》对基金会的设立主体没有做国别、境内外限制 。允许外国人和港澳台居民在华设立基金会,允许境外基金会在我国内地设立代表机构,鼓励境外资金进入境内开展公益活动 。这些规定,既解决了涉外基金会的设立和管理问题,为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争取更多的外部支持,也为今后进一步修改出台《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确定涉外民间组织的设立和管理以及法律地位等问题,作了有益的政策和实践探索 。《条例》将境外基金会在华活动的管理纳入国内民间组织的管理框架,规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应当从事符合我国公益事业性质的公益活动 。境外基金会对其在我国内地代表机构的民事行为,依照我国法律承担民事责任 。考虑到我国是发展我国家,公益负担重,募捐资源有限,《条例》还要求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不得在我国境内组织募捐、接受捐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