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菜|家乡的臭豆腐

腌菜|家乡的臭豆腐

文章图片

腌菜|家乡的臭豆腐

每年进入冬季近年关的时候 , 萧瑟的乡村渐渐热闹起来 , 哪怕天气依旧寒冷 , 村人依旧喜悦地忙里忙外 , 冬 , 田地虽已蛰伏 , 但劳动惯了的农人 , 是闲不下来的 , 这是一种本能 , 更是一种本色 。 隔壁左右的主妇都开始淘洗黄豆 , 趁着天气晴好的日子 , 打豆腐 , 一来备过年之需 , 二来 , 做上一坛风味绝佳的臭豆腐 , 以备年后享用 。
看到人家都开始准备了 , 奶奶不也例外 , 挪动着一双三寸金莲 , 慢悠悠地忙起来 。 一双枯瘦的老手 , 在黄豆里不断摸扒 , 将那些稍大的石块、土旮旯择出 。 而后 , 又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淘洗 , 确保豆中无一颗砂粒 。 接下来 , 就把黄豆交给水 , 交给时间 。 浸泡后的黄豆 , 吸足了水分 , 一个个肚涨腰圆 。
豆腐坊排满了人 , 村人谈笑着 , 闲聊着 , 在不急不忙的日常里 , 享受着平淡却温馨的人间烟火 。 各家的小孩子们也挤了过来 , 眼巴巴地望着那口大锅 , 他们想的 , 无非是一碗豆腐脑 。 幼年的乡村 , 物质贫乏 , 经济落后 , 豆腐脑 , 可不是日常就能吃到的 。

【腌菜|家乡的臭豆腐】鲜嫩的豆腐被抬回家 , 奶奶拿来木桶 , 舀入半桶水 , 而后 , 小心翼翼地把大块大块的豆腐一块一块地转放桶中 , 这是过年要用的 , 奶奶也会每隔一两天就换一下水 , 确保豆腐不变质 。 至于剩下的几大块豆腐 , 奶奶捞出滤水 , 准备做臭豆腐 。
滤干水分的豆腐 , 被奶奶整齐地切成麻将大小 , 而后 , 铺到簸箕上 , 放到门口晒 。 家乡冬日 , 风大 , 豆腐在风的侵袭下 , 渐渐变干 , 阳光轻洒 , 暖暖地照在豆腐上 , 洁白的外表 , 渐渐显出一丝金黄 。 风与太阳 , 合力在豆腐上 , 软软的豆腐 , 逐渐变硬 。
每年在奶奶做豆腐的时候 , 我总央求她多晒一会儿 , 这样 , 豆腐的硬度就会增加 , 以后吃起来口感更好 。 奶奶口头答应着 , 但实际上总未能达成我的愿望 。 豆腐晒好了 , 奶奶找来一些干净的稻草 , 把晒好的豆腐铺在上面 , 又重新拿稻草盖上 , 捂得严严实实 。

在时间的酝酿下 , 稻草里的芽孢杆菌悄然发生变化 , 豆腐 , 在时光的氤氲里开始慢慢发酵 。 要不了几天 , 豆腐外表 , 就长了一层细密柔软的毛 , 轻轻地闻一下 , 豆腐的清香里 , 夹杂着一丝霉菌的味道 , 很好闻 。 奶奶精准估摸着时间 , 一旦她觉得合适了 , 就拿出早已洗好的陶制小坛 。
长满绒毛的豆腐 , 被奶奶一块块地夹入坛内 , 整齐码放 。 如今做霉豆腐(奶奶做的其实也是霉豆腐 , 只不过家乡都称为臭豆腐) , 各种佐料一应俱全 , 但在那个年代的乡村 , 无非是一点盐和辣椒面 。 奶奶码一层 , 就撒一层 , 只到把坛子装满 。 一个小碗轻轻地倒扣在坛口 , 坛沿注入清水 , 阻断空气的流通 。
接下来 , 就把一切交给时间 。 开年后 , 启封 , 一股浓郁的味道扑鼻而来 。 奶奶拿一个小碗 , 装上几块臭豆腐 , 偶尔还会在上面加上一点自家的剁辣椒 , 蒸饭时 , 就放在锅边 。 饭熟 , 揭盖 , 那叫一个香啊 。 那时的小家伙们 , 即便没有任何菜 , 只此几块臭豆腐 , 也能美美地吃两大碗饭 。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 , 开坛后的臭豆腐 , 须尽快吃完 , 不然 , 随着空气的流通 , 很容易变质 。 但那个年代的乡下农人 , 对此却没什么讲究 。 很多时候 , 会一直吃到初夏 。 此时 , 臭豆腐的味道已明显不正 , 甚至有些熏人的味道 , 但农人是舍不得丢弃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