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新址一年多,浙大玉泉留食店主们:曾想回到玉泉附近

去年,浙大玉泉留食关门搬到新址的消息引发了不少浙大人的回忆潮,留食不仅是一顿顿人间烟火的满足,更承载了数不清的浙大校友的青春回忆,见证了一届届浙大人恋爱、毕业、成长……
搬新址一年多,浙大玉泉留食店主们:曾想回到玉泉附近
文章插图
去年7月,小时新闻采访人员曾经找到了浙大玉泉留食搬迁后的新店留食餐厅。(此前报道戳这里:很多人留下青春回忆的浙大玉泉留食关门了?夜里9点冒着大雨,我们找到了它 浙大玉泉留食搬新址后又火了,它还能重回校园吗)
时隔一年多,留食餐厅怎么样了?9月4日,小时新闻采访人员又来到了留食餐厅。
搬新址一年多,浙大玉泉留食店主们:曾想回到玉泉附近
文章插图
搬迁转型的阵痛
不到上午11点,采访人员来到留食新的店址,冠军路104号。徐大姐正忙着打包外卖,刚打了声招呼,徐大姐就认出了采访人员:“你比去年瘦了不少,去年来的时候还挺胖的呢,今年可是瘦了不少。”徐大姐非常热情,神色中难掩疲惫。
搬新址一年多,浙大玉泉留食店主们:曾想回到玉泉附近
文章插图
还没到饭点,徐大姐和采访人员聊起了这一年来的变化。搬到拱墅区后,从一家大学食堂转为社会性餐厅,从主要面向师生转型面向更多元的顾客,留食面临的困难不少。
徐大姐说,去年刚开的头几个月,情况还算好一些。今年特别是暑假七八月份的杭州,先是经历了台风“烟花”,又下了连续一周的大暴雨,加上疫情防控形势下,“堂食的人比较少”。周一到周五,来堂食的主要是在附近上班的年轻人,周末堂食的相对少些。也有些浙大校友在附近或者路过的时候,会来餐厅吃饭。
搬新址一年多,浙大玉泉留食店主们:曾想回到玉泉附近
文章插图
【搬新址一年多,浙大玉泉留食店主们:曾想回到玉泉附近】餐厅后厨口就是外卖取餐区,桌上的蓝色篮子里有十几张外卖平台订单,店员按着纸质订单清点餐品,仔细地装进打包盒里,一般都是两素一荤的便当。
搬新址一年多,浙大玉泉留食店主们:曾想回到玉泉附近
文章插图
徐大姐叹了口气,相比之下,外卖的收入反倒比较稳定。“其实我们留食之前一直没想着做外卖的,本来就想着薄利多销,干嘛要做外卖呢?”但是,形势不由人,不做外卖赚得少,做了外卖,又要付出大量的人力成本,所得利润在除去平台的各种红包、折扣和抽成后,“实际到腰包里的钱很少”。
家常菜的好味道
11点左右,陆陆续续有食客来到留食就餐,徐大姐和同事们也忙碌了起来。
搬新址一年多,浙大玉泉留食店主们:曾想回到玉泉附近
文章插图
来留食用餐的有附近大浒西苑的居民,家里头有事儿要商量,“懒得自己烧了,来这吃实惠”,七八个人定了个小包厢边吃边谈。
有带着孩子下馆子的一家三口,小朋友叽叽喳喳地在点菜窗口面前喊着:“来两个红烧狮子头”。
也有点了盆盐水毛豆边剥边闲聊,斟点小酒等着热菜的老夫妻。
更多的是在附近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和在写字楼加班的公司职员。忙碌半天,点上几个下饭菜,疲惫顺着饭菜一块下了肚。
四十多岁的陈师傅是和一起打工的工友们来吃午饭的,四五个人每个人点了一荤一素的小菜。陈师傅点的是土豆丝和炒三丁,“两个菜12块,味道也好”,再来听雪碧冰爽一下,一上午工作的疲惫似乎都在风卷残云的光盘中得到了熨帖。
搬新址一年多,浙大玉泉留食店主们:曾想回到玉泉附近
文章插图
周六值班的小张和同事点了两份硬菜,盛酸菜黑鱼的汤锅比脸盆还大,雪白的鱼片满满当当的,“这么大一份才38块,办公室附近其他饭店哪有那么实惠哦”,小张往碗里舀了好几勺汤,在努力干饭的间隙告诉采访人员,和同事有时间就会来留食吃午饭,换换胃口,“鱼新鲜,你看下面都不会放酸菜、豆芽什么的充数,饱得我晚饭都不想吃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