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泰|记忆里“吴德泰茶庄”什么样?老北京人喝茶是习惯

吴德泰茶庄旧貌复原
2016年,一个偶然的契机,我受托请绘制了大栅栏老茶庄“吴德泰”旧日的店铺风貌。据介绍,“吴德泰茶庄”的创业祖先是徽州商人吴立化,于明末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在远途储运批发茶叶的家传基业上,增加了定点经营,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设店,创立“吴德泰茶庄”。当时徽商遍布全国,四方之货不产于燕而毕聚于燕的只有徽州茶叶,明朝北京由朝廷核准颁发牙牌的茶商有六家,而传承下来的只有吴德泰一家。清承明制,在京城持牌运营的茶行七家大户中,吴德泰仍列其中,并延续到民国,这在北京近二百家的茶行、茶号、茶商、茶庄中绝无仅有,一共嫡传315年从未间断,在全国茶行中也是凤毛麟角,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茶叶品牌,后来在1950年歇业闭店。我了解到它的历史后,更觉得很有必要将它原貌展现出来。但它歇业距今已有七十余年了,这些年里,大栅栏这条地处市中心的商业街变化太大了,街巷被截短加宽,店面拆旧建新,已经再也无处寻觅旧时的街容店貌了。在没有任何文字和图像资料的情况下,如何画出它旧日的情景呢?这时吴德泰茶庄的第十一代传人吴士豪老先生和我通了电话,详细介绍了老店的地理位置、店面的规制和左邻右舍的情况。我根据老人的介绍画了草图,通过微信发给吴先生看,几经指点修改,最后吴老先生首肯后才画成正稿,恢复了历史尘封记忆里的“吴德泰茶庄”。
此画描绘的是清末民初二十年之间北京大栅栏之景观,图中表现的是街巷中段几家商铺,它们都是誉满京城的老字号。正中间为“吴德泰茶庄”,其左边是“庆乐戏园”。“亚协恒袜店”是租赁吴德泰茶庄的一间门面营业,吴德泰茶庄右边是“同济堂”中药铺。这三家店铺坐落在大栅栏偏东路北,据说就是现在大栅栏新华书店所处的位置。庆乐戏园也开业于明朝末年,一直演出到二十世纪中叶,可以说它与吴德泰是一对孪生兄弟,同生共世三百多年。
庆乐戏园早年叫“茶园”,观众边喝茶边听戏。老北京买茶叶,习惯包成小包,如果是一斤茶叶(十六两为一斤),每一两茶叶分五包,共八十包。茶叶店的小伙计像中药铺包药一样,会把一沓包装纸,整齐排列在柜台上,很快分份包好。主顾随意买几包进戏园子,交给园子里的茶房(服务员),他们就给沏好茶,并把原包装纸卷成筒罩在壶嘴上,表明无误,将茶壶、茶碗端上来,随时过来给添水。于是茶庄和戏园之间就自然形成了互补共赢的态势。时过境迁,现在只有在前门“老舍茶馆”展示这样的服务方式了。
吴德泰|记忆里“吴德泰茶庄”什么样?老北京人喝茶是习惯
文章插图
吴德泰|记忆里“吴德泰茶庄”什么样?老北京人喝茶是习惯
文章插图
此文为上图之跋,介绍画中描绘的是清末民初二十年之间北京大栅栏之景观,街巷中段几家商铺都是誉满京城的老字号。
老北京人的饮茶习惯
老北京的茶庄多,四九城都有茶叶铺子,可见北京人对茶叶的需求量有多大,这是家家生活中都离不开的,正可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我小时候,家里客厅有一个二尺见方的茶几,上面放着铜茶盘子,盘子里放着一把细瓷茶壶,上面绘有佛教的八宝“轮螺伞盖花罐鱼长”,这图又称为八吉祥,象征吉祥、幸福、圆满,那时很多器皿上都有这种图案。周围摆六个与茶壶配套的茶碗,还有一个瓷茶叶罐子,一个暖水瓶。家里长辈随时从茶叶罐中用小勺舀出适量茶叶放进茶壶,先倒一点儿开水盖上盖儿焖一会儿,再冲满开水,壶中沏好的茶水,称之为茶卤,喝茶时先从茶壶中倒入碗中少量的茶卤,再用暖瓶中的开水加入到茶碗中,据说这样味道会更醇香。壶中的茶卤不可滗干,要及时往里续水,我就因为急喝,滗干了壶中的茶卤而遭大人的训斥。说壶内干了再续水茶叶的味道就淡薄,不好喝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