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贡茶:我国最早的贡茶

东汉:紫阳茶文化随佛教兴起
“现在的紫阳毛尖 , 在东汉时即被列为贡茶 , 当时茶名为‘紫邑宦镇毛尖’ 。 ”档案展的工作人员告诉采访人员 , 紫阳茶从东汉末献帝(190—220)年间算起 , 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 , 可以说紫阳茶是历史上时间最早的贡茶 。
紫阳地处陕南安康市 , 汉江中游 , 巴山北麓 , 冬无严寒 , 夏无酷暑 。 若追本溯源 ,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 先民们就已经在紫阳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 。 东汉末年 , 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土 , 继而传入紫阳 , 紫阳茶和紫阳茶文化便开始萌芽并逐渐兴盛 。 传说中僧侣坐禅讲经时由于佛规而不能饮酒 , 饮茶提神醒脑是最好的办法 。 寺院来客只敬茶不敬酒 , 这种待客方式也被民间逐渐接受 , 进而传入官府 。 此后 , 为进贡而兴植的茶园就陆续产生 , 其规模不断增大 。
唐:紫阳茶沿丝绸之路走向世界
唐代时期 , 紫阳茶开始正式成为朝廷贡品 , 并沿丝绸之路 , 远输西域各国 。 茶神陆羽在《茶经》一书中记载茶的产地时写道:“金州生西城、安康二县山谷” 。 即今紫阳、安康、岚皋、石泉几县沿汉江两岸山谷 。 陆羽将安康产茶区划归为全国八大茶区的山南茶区范围 。 作为饮茶艺术 , 讲究真茶活水 , 紫阳不仅有宜饮之茶 , 还有宜茶之水 。 明代 , 紫阳茶已成馈赠佳品 , 金州周太守于谷雨节后 , 采得紫阳香茗装于竹笼内 , 托人捎给他的好朋友著名文学家王九思 , 那位大才子喜出望外 , 欢呼“枯肠从此润” , 并挥毫濡墨“短咏若为酬”(《金州州守惠茶赋谢》) 。 诗人对紫阳茶赞不绝口 , 称其“春泛山泉色 , 香分汉水头” , 真乃色香味俱佳的珍品!
明清:以茶易马 巩固边防
到了明代 , 《茶法》开始制定和实施 , 朝廷实行以茶易马 , 巩固边防 , 刺激和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 , 出现了“其民昼夜沼茶不休 , 男废耕 , 女废织”的繁忙景象 。 后因茶税苛重 , 民不聊生 , 在古金牛茶区(今宁强)出现了拔茶植桑的现象 , 外地茶客越过集散地——汉中、西乡 , 直达紫阳“买茶装蓖” 。 故至清代 , 兴安知府叶世卓为紫阳茶写下了“自昔岭南春独早 , 清明已煮紫阳茶” , 这首诗为紫阳茶作了最早的广告 , 再次印证了紫阳茶的辉煌 。
新中国:紫阳茶蜚声海内外
【紫阳贡茶:我国最早的贡茶】新中国成立后 , 当地各级党委、政府十分注重紫阳茶的发展壮大 。 国家也对紫阳茶叶生产给予了投资和许多支持 , 通过不懈努力 , 紫阳茶叶迈向了新的发展时期 , 到20世纪末 , 茶业占据了农村经济增长的主导地位 , 产量、规模挤进了全省前列 。
近年来 , 茶叶科研项目一次又一次的攻关和茶叶制作水平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 使得紫阳茶叶在国际上“香”名远扬 。 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给予紫阳茶“紫阳茶富硒抗癌 , 色香味俱佳 , 系茶中珍品”的科学定位 。 “无忧何必去饮酒 , 清静常品紫阳茶” , 喜爱紫阳茶的贾平凹先生也如此昭示世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