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探花到底有什么特权 为何中探花比中状元还高兴
对古代探花特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
科举制度较之今日 , 已经废除了有100多年了 , 而在古代,科举制度对于古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寒门学子想要一夜之间飞上枝头 , 就必须通过科举考试去完成人生的逆转,这也是为何我们会看到范进中举后,一度陷入疯癫状态 。

文章插图
因为古代考取功名是很难的 , 就算是简简单单的童试,也有一大部分的人考到终老都没有通过 。而只要考过了 , 每一个阶层都会有一定的工作安排,这一点跟我们如今的公务员有点像,也就是说 , 只要过了,饭碗还是会有的 。
【古代探花到底有什么特权 为何中探花比中状元还高兴】提及科举制度,就不得不提及殿试,能够参加殿试的人,一般是佼佼者,而在殿试中优胜的前三甲,分别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 合称为“三鼎甲” 。状元为王中之王,自然是受万人瞩目,但是在古代,中了探花的人,其受关注度会更高,甚至中了探花的人,比中了状元还要兴奋 , 这究竟是为何?

文章插图
我们都知道,科举制度最早在隋朝建立,在唐朝开始兴起,并在宋朝逐渐得到完善 。而探花 , 最早在唐朝出现,在当时 , 探花只是指一种戏称,跟殿试第三名毫无关系 。
唐代在当时还有一个规定 , 凡是进士及第后,都会在杏花园举办一个隆重的盛典,俗称探花宴 。选取同榜进士中最为年轻最为英俊的两个人作为探花使,在杏花园摘花,赋诗,以迎接状元的到来 , 不过杏花园也只是在唐朝出现,在宋朝的历史记载上 , 提及者甚少,兴许是杏花园已经没有了 。

文章插图
而在宋朝,科举制度得到前所未有的完善,其考取的科目也有所增加,且首次对名次做了确定,此时探花作为科举第三名 , 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 。兴许是受唐朝所影响,中“探花”者 , 往往会颜值略高一筹,也就是说,中了探花的人,往往是才貌双全,因而也更受人们关注 。

文章插图
在往届历史中,由于中探花之人相貌都较为突出 , 民间便开始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中探花者,媒婆踏破门板 。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在古代,考取功名不仅需要才能,也需要颜值的,毕竟跟一个赏心悦目的人共事,这会让人感到舒服 。
而有颜值之人,往往也会受到重用,比如较为人熟悉的探花和珅,生得一副好相貌,深得皇帝欢喜,立马就被重用了 。

文章插图
不过,还是要告诫各位,并不是有颜值,就可以中探花了,人家的确是靠自己的本事考取的功名,古人也绝对没有可能因为你长的好看,而让你去当个官 。给皇帝选妃子都需要才貌学识样样精通的 。
较之我们现如今,很多人凭借外貌而坐享其成,也有很多人以貌取人,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 靠脸吃饭终究吃不了好果,只有踏踏实实地努力,才能成就自己一片天 。

文章插图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中国文化趣史》
推荐阅读
- 三家分晋到底是什么样的 分完家后的晋国国君又是什么结局
- 黥刑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能让女子寻死觅活
- 襄阳地理位置到底有多重要 襄阳被破南宋就像失去了战斗力
- 古代战争结束后士兵的伤亡是如何统计的 战功的计算又是怎么记录的
- 古代银子到底长什么样的 丢在地上都不一样认出来
- 蜀汉真的是三国时期的正统吗 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
- 三国时期的经济到底是什么样的 魏蜀吴经济又是什么样的
- 古代军队出战的时候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上百万 士兵真的有那么多人吗
- 古代中途被灭的朝代都会分开称呼 唐朝两次被灭为何还叫唐朝
- 古代女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裹脚的 这个陋习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流传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