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家乡茶,隔夜茶的作用


爱家乡茶,隔夜茶的作用

文章插图

爱家乡茶【爱家乡茶,隔夜茶的作用】古人说, 家里月色多亮啊!我说, 茶是故乡淳 。 在我的家乡, 每家的菜园子边上, 都会种上几株茶树 。 每茶色素年春天, 当枫香树的嫩叶长到孩子们的巴掌大小的时候, 乡亲们就把嫩生生的茶尖从园子里采摘回来, 用文火搓成新茶 。 客人来了, 炖一罐新茶奉客, 虽然谈不是最高礼遇, 却可以谈是热情之至了 。 但是, 最有情调的还是冬天 。 一圈子大人, 膝间挤着小孩, 大家围坐在一起, 中间是一塘旺旺的柴火, 当然还会有一罐蒸腾着热气, 飘逸着清香的浓茶 。 主人也不会有太多的讲究, 一个茶碗, 甚至还是土巴碗, 轮流倒着喝 。 不分卑尊老幼, 也不讲先后主次, 只按入座的方位顺序, 依次喝来, 喝茶的人谁也不会在意卫不卫生的事 。 一碗香喷喷的热茶, 再加上主客之间, 邻里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气氛很快就会活跃起来 。 话题也会一个接着一个地展开 。 从家常琐事到乡里乡外的奇闻趣事, 从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有三个女娇娘, 到桃园三结义, 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类的故事, 再到中国美国一类的国家大事 。 说者滔滔不绝, 常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听者则是神情专注, 目不斜视 。 话题自然连接, 角色自动对位 。 轻松、愉快、和谐、融洽 。 话语不断, 笑声不断 。 一盏煤油灯立在灶沿上, 主人往往要添加几次灯油, 谈话才会结束, 客人们才会依依不舍地散去 。 这样的乡亲, 这样的乡情, 这样的乡茶, 这样无拘无束的氛围, 才最能让人品出生活的真滋味, 人间的真感情 。 在家乡的山野里, 还有一种野生茶, 叫苦丁茶 。 用这种茶煮出来的茶汤, 透着煮绿的色泽, 其味苦中带着清凉, 最适合夏天饮用 。 在烈日当空的盛夏, 乡亲们下地劳动时, 往往都安带上一壶这样的凉茶, 累了, 坐在土边的树荫下喝一碗, 既止渴生津, 又清热解乏 。 中国茶艺一些热情好客的人家, 每天都要煎一大钵凉茶放在堂屋里 。 过路的人渴极了, 问一声“有茶吗?”“有, 自己倒吧!”过路人也不客气, 舀一瓢咕咚咕咚喝下去, 用手抹一抹嘴巴, 说一声“真安逸!”就起身赶路或忙活计去了 。 主人(多是些在家的老人)过一会又会将钵子添得满满的, 迎候着新来的过路人 。 故乡的茶, 滋润着每一个乡亲的情怀 。 久居城里, 甚至与故乡远离了千里万里, 却总会常常想起乡茶中流淌着的那份质朴淳真的感情 。 现在城里时兴茶道, 茶壶茶杯以紫砂为上品, 茶筒茶匙以竹器的最佳 。 茶叶又有非发酵茶(如女性养生茶配方绿茶), 发酵茶(如普洱茶), 半发酵茶(如铁观音)等等的讲究 。 煮茶用水更有讲究, 高山松柏上的积雪融化的水最好, 其次是井水和山泉 。 从煮茶(或冲泡)到品饮结束的全过程叫“茶艺”, 其程序的周到与繁复, 并不是三言两语道得清楚的 。 专供人们喝茶的地方, 现在很少有叫“茶馆”的, 多叫“茶室”或“茶吧”, 并且都有美而雅的名号, 诸如“绿之源”、“一滴千绿”、“万佛绿”、“一品轩”等等 。 茶室安和雅致, 还要有精美的书法和绘画浓郁文化氛围 。 还有古筝弹奏着 《空山鸟语》 、 《春江花月夜》 一类的名曲, 有一种如梦如幻、仙乐飘飘的感觉 。 现代的都市人们究生活质量, 都说品茶能培养情操、陶冶性灵 。 品茶者纷至沓来, 一出手就是几十元到几百元 。 但是, 这种美而雅的地方去的次数多了, 雅趣似乎就淡了, 倘是囊中羞涩, 自然就不敢造次光临, 性灵的陶冶似乎就没有了着落 。 于是又想起了家乡那种粗朴的饮茶方式, 竟是那般的亲切和自然 。 故乡的茶就是这样紧紧地牵着我的心, 到底是自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还是对本真淳美的东西难以忘怀, 我总是弄不明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