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教程|煮鸡蛋时,开水、冷水下锅都不对,用对方法,让你轻松剥壳

美食教程|煮鸡蛋时,开水、冷水下锅都不对,用对方法,让你轻松剥壳

文章图片

美食教程|煮鸡蛋时,开水、冷水下锅都不对,用对方法,让你轻松剥壳

文章图片


鸡蛋这种食物营养价值很高 , 价格相对较低 , 因此经济实惠又有益健康 。
鸡蛋的烹饪方式非常多样化 , 然而不同的烹饪方式会影响其消化吸收率 。 经过证明 , 煮鸡蛋和蒸鸡蛋是消化吸收率最高的烹饪方法 。 这是因为煮鸡蛋和蒸鸡蛋能够更好地保留鸡蛋营养物质 , 使其更容易被身体吸收利用 。 所以 , 平时我们可以选择煮鸡蛋或蒸鸡蛋的方式来食用鸡蛋 , 以获得最佳的营养吸收效果 。

不过 , 有些人煮的鸡蛋却不好吃 , 口感很干 , 吃起来噎人 , 而且蛋壳很难剥 , 主要是煮鸡蛋的方法不对 。 大多数人都以为 , 煮鸡蛋就是把鸡蛋放入水里煮熟就行了 , 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鸡蛋冷水下锅还是开水下锅?鸡蛋煮几分钟?怎么才能蛋壳一碰就掉?都是满满的技巧呀!给大家分享一下煮鸡蛋的正确方法 , 学会后煮出来的鸡蛋鲜嫩 , 轻轻一碰就脱壳 。
做好吃的煮鸡蛋 , 要牢记这5点:

一、鸡蛋下锅前要用水浸泡
鸡蛋在养鸡场诞生 , 到被我们买回家 , 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 , 流失了一部分水分 , 直接煮的话口感就不是很鲜嫩 , 吃起来比较干 。 正确做法是 , 检查一下蛋壳上有没有裂纹 , 如果有裂纹就容易煮爆 。 然后把鸡蛋洗干净 , 放入清水里浸泡10分钟 , 可以补充一些水分 。
二、冷水下锅还是开水下锅?
鸡蛋的口感好不好 , 和用的水有很大关系!到底是冷水下锅还是开水下锅?来看看区别 。
冷水下锅:水温较低 , 蛋白质凝固慢 , 煮的时间比较长 , 会让鸡蛋流失大量的水分 , 从而口感变老 , 吃起来发干、噎人 。
开水下锅:开水温度高 , 能让蛋白质快速凝固 , 但开水不停地翻滚 , 鸡蛋也跟着上下翻滚 , 鸡蛋就容易破壳 , 导致被煮爆了 , 蛋白都流了出来 , 非常浪费 。

正确做法是鸡蛋温水下锅 , 锅里倒入适量冷水 , 开大火加热 , 等到锅底开始冒小气泡时 , 温度大概60℃~70℃左右 , 就把鸡蛋放进去 , 盖上盖子 。 蛋白和蛋黄的凝固温度分别为70℃、60℃左右 , 所以这个时候放入鸡蛋是最合适的 , 能让鸡蛋快速凝固 , 还不担心破壳 。
三、煮鸡蛋时要用小火
虽然鸡蛋温水下锅不会破壳 , 但火候要是没掌握好 , 也容易破壳 。 如果持续大火 , 水煮开后也会翻滚 , 导致鸡蛋破壳 。
正确做法是 , 大火把水烧开 , 转为小火 , 让锅里的水保持开而不滚 , 煮8~10分钟即可 , 鸡蛋就能完全凝固了 。 煮太久的话 , 鸡蛋流失了大量的水分 , 就会变干 , 吃起来噎人 。
四、水里加2样调料
煮鸡蛋时 , 不要只用清水煮 , 水里加入适量食盐、白醋 , 可以让鸡蛋变得更加鲜嫩 。
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谷氨酸 , 和食盐结合会生成谷氨酸钠 , 也就是味精 , 让鸡蛋变得鲜美可口;白醋可以软化鸡蛋 , 让鸡蛋更鲜嫩 , 蛋壳更好剥 。

五、煮熟后立刻用冷水浸泡
鸡蛋煮熟后 , 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地捞出来吃了 , 是不是很烫手?而且不好剥壳?因为刚出锅的鸡蛋温度很高 , 十分膨胀 , 蛋白和蛋壳就粘在一起 , 非常难剥 。
蛋白质是胶体 , 可以热胀冷缩 , 所以正确做法是 , 把煮熟的鸡蛋磕出裂纹 , 放入凉开水里浸泡一会儿 , 蛋白就会遇冷收缩 , 而蛋壳十分坚硬 , 无法形变 , 这样鸡蛋和蛋壳就分开了;同时 , 凉开水从裂纹处进入鸡蛋内部 , 充当了“润滑剂” , 让蛋壳非常好剥 , 用手轻轻一抠 , 蛋壳就变成两半了 , 鸡蛋和蛋壳完全分离 , 不会粘在蛋壳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