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容易上火的季节 正确去火也有讲究

上火是怎么回事?
立春以后 , 天气逐渐转暖 , 随着气温的回升 , 人也容易因“上火”引发一些疾病 。不少人轻者口燥咽干、嘴唇干裂、大便干结、小便黄赤、手足心热;重者头痛少汗、咳嗽无痰、流鼻血等 。很多人说这是上火了 。上火 ,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上火” , 似乎是一个只有中国人才能听得懂的民间俗语 , 它既不是某种病的名字 , 也不是什么专业的医学术语 , 而是一个很泛泛的统称 。中医认为 , 在人体内有一种看不见的“火” , 它能产生温暖和力量 , 提供生命的能源 , 推动生命的进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火则生、无火则死 , 火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必需的 , 但超过正常范围就是邪火了 , 就会表现出病症 , 统称“上火” 。中医认为上火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 。
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 。情绪波动过大 , 受凉 , 伤风 , 嗜烟酒以及过食葱 , 姜 , 蒜 , 辣椒等辛辣之品 , 贪食羊肉 , 狗肉等肥腻之品和中毒 , 缺少睡眠等都会“上火” 。
上火分为虚火和实火 , 正常人的阴阳是平衡的 。对于实火来说是阴正常但阳过多 , 这样就显为实火 , 它一般症状较重 , 来势较猛;而虚火是指阳正常而阴偏少 , 这样所表现出的症状轻 , 但时间长并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 。
根据部位 , 上火又可分上焦火、中焦火及下焦火 。中医把头昏、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做“上焦火” , 把烦热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叫做“中焦火” , 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做“下焦火” 。又按脏腑开窍 , 把目赤肿痛称“肝火” , 鼻扇气喘称“肺火” , 口舌生疮称“心火”等等 。
“上火”是中医的说法 , 但在西医 , 却有着不同的解释 。从西医来看 , 上火的种种表现往往是局部感染 。比如口唇周围 , 咽部等的感染 , 还有牙龈红肿、出血等 , 这些都是炎症的表现 。
【春天是容易上火的季节 正确去火也有讲究】去火要讲究!
要多饮白开水 , 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液或出汗途径排泄;就食物而言 , “苦”味食品是“火”的天敌 , 苦瓜 , 杏仁、绿豆、芹菜、芥兰首当推荐 , 另外有些去火的食品可以尝试 , 但也需对症 。比如吃莲子汤去心火 , 吃猪肝可去肺火 , 喝绿豆粥去胃火 , 喝梨水去肝火 , 吃猪腰去肾火 。上火和心理状态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 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其实是人们最好的灭火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