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仍需保暖 谨防倒春寒伤身

俗话说,“可度三九,难熬春寒” 。早春的温暖之后,往往又会继续寒冷,这就是所谓的“倒春寒” 。但需要注意的是,倒春寒是对许多慢性病患者的威胁,人们不能掉以轻心 。其次,早春季节乍暖还寒,气温忽高忽低,人们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防风御寒 。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这时的景色和空气都会使你感到新鲜和舒畅,你会意识到:春天来了 。但是,也有人做这样的比喻:“春天猴子脸,气候随时变 。”因为这时,我们还迎来了倒春寒 。在此期间,人体上火、躁动概率较大 。人们应注意提防“倒春寒”,做好“春捂”保暖 。
倒春寒多变易生病
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偏低的天气现象 。因为春季是从冬季到夏季的过渡季节,所以高压区的夏季风慢慢由海洋向陆地推进 。冬季风与夏季风两股冷暖气团互相控制,气旋活动频繁,天气也就呈现多变现象 。
有时早晨还是旭日东升,春风送暖,中午阳光暴晒,气温骤升;但傍晚则可能冷空气突然南下,使人恍如又回到了冬天 。如果冷空气较强,可使气温猛降至10℃以下,甚至下雨下雪,持续时间可长达半个月 。对于春季这样的气候,人们称之为“倒春寒” 。
严重的倒春寒不仅给农业生产造成危害,对于我们的健康也同样造成影响 。专家提醒,目前正值倒春寒时节,人们应提防疾病缠身,做好对各类流行性疾病的防范 。同时,还要防范心脑血管疾病和风湿性关节炎 。
近段时间来,由于天气忽冷忽热,各大医院接诊了很多心脑血管病人和关节炎病人,这是因为冷热交替,老年人的血管就会收缩膨胀,从而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而很多年轻女性喜欢穿短裙,这也使得膝关节频频受冷,容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炎 。
专家表示,在倒春寒时,人们首先要注意保暖 。其次,超过60岁的老人、低于15岁的儿童和频繁接触病人的医务人员及其他流感高危人群,只要不是过敏体质,尤其不对鸡蛋过敏,就应尽量接种流感疫苗 。
除此之外,人们不妨多喝点茶和姜汤,多吃点蘑菇和黑木耳 。因为茶叶中的茶色素可有效对抗纤维蛋白原的凝集,黑木耳含有比较多的膳食纤维,两者都有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液凝固 。
小编推荐:春天保健首先要做这七件事
气温骤升勿忘春捂
“春捂秋冻”是民间的一条保健谚语 。从气候学的观点来分析,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春与秋虽都是过渡季节,但仍有差异 。我国通常把3~5月称为春季,9~11月称为秋季 。春季最高气温的平均值高于秋季,平均最低气温秋季则高于春季 。这说明,虽然春季白天的温度高,但是早、晚的温度还是比较低的 。另外,春季是回暖期,室内温度的回暖速度不及室外,所以春季时虽然室外很热,进入室内就比较凉爽了 。秋季则正好相反,是一个降温的季节,室外温度虽然下降了,室内温度还比较暖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