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都是怎么想办法避税漏税的?这个朝代因税收问题被拖垮
最近关于明星交税的事情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其实避税漏税的现象从古代就开始出现,毕竟大家都不想交税所以想方设法能少交点就少交点,那在古代的权贵们都是用什么方法避税漏税的呢?这里说的避税是合法的,而漏税就犯法了,所以采用合理的避税还能接受,毕竟大家的收入来源可能很多,不可能每个环节都立法照顾到 。但也有朝代因为税收的问题而灭亡,一起来看看吧 。

文章插图
【古代人都是怎么想办法避税漏税的?这个朝代因税收问题被拖垮】嘉靖二十六年(1547),朱纨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浙江等处地方兼提督军务之职走马上任 。位列封疆大吏,这也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 。嘉靖皇帝赐给他“王命旗牌”,希望他能够平定肆虐东南沿海多年的“倭寇”之乱 。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朱纨上任后,从断绝倭寇与大陆的***入手,革渡船,严保甲,搜捕通倭奸民,整顿海防,严禁商民下海 。如此手段虽对于制止沿海通倭有很好的效果,但他没有料到,阴谋正在酝酿,危险就在不远处 。
禁海之策触犯了与海寇有着密切贸易联系的地方官员士绅,也包括在海外贸易中获得利益的朝中大员 。海寇们不惜花费重金收买官员,保持海贸关系 。在大量金钱面前,众多官员上下勾连,对倭寇出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最可怕的敌人还来自朝堂之上 。如言官周亮,是署府事推官张德熹的乡友,因朱纨在执法过程中斩了张德熹,周亮就利用自己御史的权力,竭力弹劾朱纨 。而朱纨的支持者夏言在与严嵩的政治斗争中落败,严嵩想尽招数削弱朱纨的权力 。御史陈九德又借朱纨在走马溪擒杀李光头等96人,弹劾他“擅专刑戮”,迫使朝廷将他免职待查 。
众口铄金,朱纨最后免官回籍,愤而自杀,死前悲叹,就算皇上不杀,闽浙人也不会给自己活路 。
朱纨案是国家利益与商人利益激化到极点的典型,但终大明一朝,官商勾结挖朝廷墙角的故事层出不穷 。谁能想到,有着过亿人口,贸易量巨大的明朝,每年只收区区300余万两银子的商税?穷了朝廷,富了商人,这是一种特殊的藏富于民,结果却是大明朝穷得只有灭亡一途 。

文章插图
官商勾结,最直接的路径是官商一体
史学界常弹老调:重农抑商是明朝末年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 。似乎若非如此,中国的资本主义社会早就在五六百年前实现了 。但如果仔细研究明朝的商人,你会发现,这真是天大的误解 。
事实上,到了明朝中后期,商人阶层疯狂逆袭 。各地著名商帮迅速崛起,商人势力如蝗虫般占领朝野,而朝廷对这些利益紧密勾结在一起的官商毫无办法 。
推荐阅读
- 苦苣怎么读 苦苣的读音
- 道爵电动汽车方向盘太重怎么调轻
- 不自律的抑郁孩子怎么教育 不自律的抑郁孩子教育方法
- 藕合怎么炸好吃 炸耦合的简单做饭法
- 舌头鱼怎么辨认好坏 舌头鱼怎么挑选
- 流体熊怎么风干
- 鸡鸭怎么做营养又好吃 红烧鸭怎么做
- 马头兰怎么吃 怎么做马头兰吃
- 新辣椒制作方法 新辣椒怎么制作辣椒酱
- wps数字变成e +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