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是我国很多少数民族、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同胞所酷爱的饮晶, 从天山南北到大青山下, 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大草原, 到神奇的“世界屋脊”西藏, 处处都可闻到奶茶诱人的浓香 。 蒙古、哈萨克、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塔尔、柯尔克孜以及藏族的同胞们都非常喜欢喝奶茶, 但他们之间的喝法各有不同, 本节主要介绍蒙古族阿巴嘎奶茶艺基本程序 。 蒙古阿巴嘎奶茶 内蒙古大草原好像绿色的大海, 星星点点的蒙古包, 好像是大海中的风帆 。 在蒙古草原, 无论你走进哪一座蒙古包, 你都会受到热情的招待, 无论你走进哪位蒙古同胞的家, 你都一定能喝到喷香的奶茶 。 但是, 内蒙古的千种万种奶茶, 最好喝的是阿巴嘎奶茶 。 (一)配料 砖茶、纯碱;小米、炒米、牛奶、奶皮子、黄油渣、绵羊尾巴油、稀奶油、盐巴 。 (二)基本程序 煮阿巴嘎奶茶的基本程序有捣茶、洗锅、熬茶、过滤、再烧茶、搅拌配料、加料等七个步骤 。 (三)解说词 阿巴嘎奶茶是风情迷人的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牧民们最爱喝的奶茶, 同时也是他们招待贵宾时必不可少的饮品 。 奶茶的馥郁和魅力都缘于原料和制作 。 熬制阿巴嘎奶茶要有超群的煮茶技艺, 并按如下程序操作: 1.捣茶 煮优质奶茶, 要有优质茶砖, 在煮茶前, 应把茶砖研碎备用 。 2.洗锅 煮奶茶最好备两个锅, 锅一定要清洗干净, 并要用新打来的清水熬茶, 否则茶会褪色变质 。 两口锅都洗净后, 一口专门用于烧开水, 另一口用于煮茶 。 3, 熟茶 熬茶时应先把水烧开, 然后倒入研碎的砖茶熬3分钟左右即可 。 熬茶时火候和时间都要掌握好, 要用硬火熬 。 时间太短, 茶不出味, 时间太长则会破坏维生素并使茶香散失 。 4.过滤 即把熬好的茶汁滤去茶渣备用 。 5.再烧茶 把锅烧热后, 用切碎的羊尾巴油炝锅, 倒入少量茶汁, 再放人一勺小米, 将其煮到开花, 然后倒入全部茶汁并放人炒米和黄油丑盐巴 。 6.搅拌配料 把牛奶、稀奶油、奶皮子、黄油渣、黄油等配料按比例混合后放人一个专门的搅茶桶中不断搅拌, 直到混合物中分离出一层油为止 。 7.加料 待到锅中的茶汁烧到浓开时, 加入搅拌好的配料, 并再搅拌片刻, 这样一锅热香四溢、美味可口的阿巴嘎奶茶就算熬好了 。 8.敬茶 奶茶是蒙古族饮食文化中动人的诗篇, 奶茶养育了体魄强健的蒙古族人民 。 在内蒙古喝奶茶是一日不可或缺的生活小事, 但同时又是十分注重礼节的大事 。 在敬奶茶时应根据蒙古人“祟老尚德”的优良传统, 把第一碗奶茶先奉给在场年纪最大的人, 然后再依次敬茶 。 敬茶时每碗茶都不可倒得太满(不应超过八分碗), 敬茶要躬身双手托举茶碗举过头顶, 再献给客人 。 客人也应双手接碗, 接过碗后即在嘴边咂一口, 以示回敬 。 头一碗礼过, 客人落座后即可自由喝茶了 。 爱茶网提供蒙古阿巴嘎一些地理知识: 阿巴嘎旗位于锡林郭勒盟中北部, 北与蒙古国交界, 地势由南向北, 由西向东倾斜, 海拔1200米左右, 总面积近2.75万平方公里, 有175公里的中蒙边界线 。 北部地貌为高平原, 低山丘陵, 地形呈现平缓波状起伏, 坦荡辽阔;土壤以栗钙土为主, 植被较好 。 中部为高平原熔台地, 间有部分低山丘陵, 台顶齐平, 零星分布火山锥、火山口及剥蚀洼地, 景观壮丽 。 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 以固定沙丘为主, 分布有盆地和湖泊, 潜水及地表水丰富, 在丘间低地, 盆地和湖泊周围多为草甸植被 。 【蒙古阿巴嘎奶茶茶艺基本程序】阿巴嘎旗草场资源十分丰富, 属典型草原草场 。 全旗土地总面积27495平方公里, 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为24813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91.35%, 广阔的天然草场是畜牧业生产的资源优势 。 全旗草场从北到南, 分为低山丘陵干旱草原草场, 高平原干旱草原草场, 沙地植被和沙河泛地, 湖盆低地草甸四大类型, 其中高平原干旱草场占总面积的75.27%, 草场级别有6、7、8三个级别.其中Ⅱ等7级草场占优势 。
推荐阅读
- 内蒙古女子深山种茶领乡亲致富 希望从茶园变为茶山
- 客来敬茶|一种蒙古族的高尚礼仪
- 蒙古锅茶与蒙古族饮茶习俗
- 蒙古族茶道文化
- 蒙古奶茶文化
- 蒙古奶茶制作方法
- 奇特的蒙古族“茶道”
- 蒙古族说亲要带茶叶表示爱情珍贵
- 咸奶茶与蒙古族茶俗
- 蒙古族饮茶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