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刻装饰艺术

紫砂陶刻的装饰方法 , 若以烧成前后来分 , 在烧成前有绞泥、浮雕、堆绘、仿古青铜器纹样装饰和陶刻等装饰手法;烧成后的装饰则有釉彩、抛光和包铜、金银丝镶嵌装饰等多种手法 。 陶刻则是主要的装饰方法 , 由于紫砂陶坯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 故易于在紫砂陶上进行雕刻 , 无论草、隶、篆、魏碑、汉瓦、钟鼎铭文等各种书体 , 或花卉、虫鸟、山水、人物等国画白描 , 汇集了文学、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诸艺术于一体 , 形成了紫砂陶特有的雕刻装饰工艺 。

陶刻的源起

   紫砂陶刻装饰 , 最早见于元代壶铭『且吃茶、清隐』五字草书 。 紫砂壶雕刻它与古代陶器刻文同为一个模式 , 即是作者在其所制陶坯上记述姓名或记上所叙铭文 , 起初都在壶底部刻划 , 这只是紫砂壶雕刻的雏形 , 还谈不上雕刻装饰工艺 。 我们先从宜兴壶艺的创始人供春说起 。 供春是士人吴颐山的侍童 , 是时吴氏为准备三年一次的京试而寄居于金沙寺静读 , 而供春则服侍吴氏的起居饮食 。 供春闲时就观察寺僧和当地陶工制作各类器皿 。 据说他有一天利用一块紫砂泥捏成一个茶壶 。 吴氏拿供春为他所制的茶壶供其友侪观赏 , 大家看后颇为欣赏 , 也请供春为他们制壶 , 由此宜兴壶开始风行 , 且渐及全国 。

   作为一个侍童的供春的教育水平自然不高 , 就连工整地写出自己的名字或许也有困难 。 因此 , 他请求主人吴氏替他在壶底署款 , 而后由自己亲手刻上 。 壶底秀丽的楷书刻款就成为明朝宜兴壶的特徵之一 。 随著文人的参与合作 , 为满足自赏 , 继而将雕刻的部位移到壶腹 , 镌刻简单的铭文与诗句 , 以后更发展到刻画或书画同时铭刻 。

   到十六世纪中期 , 名壶手时大彬在其早年仍需要求士人替他书写铭款 。 但很快他能自行铭款 , 且无需用笔墨先行书写起稿 。 据说在后期 , 时大彬更能运刀如笔 。 到了十九世纪初期 , 宜兴陶艺最重要的人物是陈鸿寿 。 陈鸿寿字曼生 , 生于一七六八年的乾隆时代 。 他是一位深受文化薰陶的学者 , 对古文经学有深入的研究 , 并精擅书法、绘画和篆刻 , 被誉为西冷八家之一 。 他倾心于紫砂铭刻 , 经常构思书画 , 并亲手在砂壶上镌刻诗文 , 且多有精品 。 陈氏曾任宜兴县令三年之久 , 并致力复兴宜兴陶业 。 据说他曾设计十八款宜兴壶新式样 , 并聘请杨彭年、杨葆年、杨凤年、邵二泉、申锡及吴月亭等名家制作这些茶壶 。 以陈曼生的意见来说 , 一件茶壶的制作需要三位人士的参与 。 首先由壶手捏制茶壶 , 待其坯胎乾至皮革硬度时 , 则请书画家在壶上施予绘画或书画的装饰 , 随后再请人在壶上刻画 , 完成后始进行烧窑步骤 。 因此 , 一件作品可能有四个印章 , 包括壶手的、绘画的、雕刻的和订制茶壶主人的室名 。 实际上 , 清代嘉道年间 , 士人与壶手通过融洽无间的合作和探索 , 不仅制作了精美的紫砂艺术品 , 也归纳出来一套独特的紫砂雕刻装饰艺术 , 同时也创造了紫砂陶刻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陶刻的技法

   紫砂陶的雕刻不同于一般的雕刻 , 也有别于漆雕、木雕、碑文铭刻利其它陶瓷刻绘 。 它是在紫砂陶坯凹凸不平、多角线条等复杂的造型上进行刻画 。 诚然 , 书画雕刻是紫砂工艺过程中最后的一道工序 , 书画题材的取舍与笔法 , 基本上与国画相似 。 即有书有画 , 书画之外 , 还有款识印章 。 只是布局略有不同 , 要按照紫砂陶器各种造型分别施艺 , 画面要求清晰而层次分明 , 一般都是先在陶坯上书画 , 然后依著字画雕刻 。 刻字要划平竖直 , 刻得珠圆玉润;刻画要刻得有来龙去脉 , 做到结构相称 , 刀法分明 。 而雕刻用刀法则可归纳为『划、竖、撇、踢、捺』五个字 。 刻“划”刻刀先下后上;刻“竖”刻刀先左后右;刻“撇”先用顺刀后用逆刀;刻“踢”先用逆刀后用顺刀;刻“捺”刻刀先上后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