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知青回沪动迁安置 上海知青】上海知青(上海对知青回沪动迁安置)
今年刚七十的陈姨是我老邻居,十六岁初中毕业就响应国家号召成了离开大都市到农村去的热血青年 。
(图片来自互联网,可以联系删除!)
这个上海少女还好下放到我们这的农村,比她姐姐去的江西农村条件好多了,那时大多上海女知青都选择了嫁给庄稼汉,陈姨也不例外,嫁给了老实巴交的李福来 。
陈姨后来从供销社退休,而李福来则依然是老农民,后来老两口为了帮儿子家带孩子省吃俭用在县城买了房,年过半百时进了城,乡下还管着口粮田,农忙时回去几天 。
进了城的陈姨,上老年大学,学木兰拳跳排舞去演出,忙得不亦乐乎,没有退休工资的李福来则为了贴补家用开始扫大街 。
让陈姨最高兴的是上海的同学又联系上了,开了同学会,全国各地的同学能在微信群里天天见了 。于是几个要好的同学开始相约出游,陈姨挺潮的,还买了自拍杆,下了P图软件,发微博发朋友圈,成了一个时尚老太太 。
不知何时城里兴起了各种保健品热,专门免费提供一些米蛋油,还有名额限制,其实就是针对老年人群消费的一种策略 。陈姨每天一大早就拖着李福来去排队,据说不但她自己家的米蛋油充足,连儿子家的也沾光了 。不过陈姨经不住诱惑花五千块买了个按摩器,这钱她不算,她说是必要的健康投资 。
李福来没干多久就干不动了,因为膝盖出了问题,得手术,住进了市医院 。
陈姨一向精打细算,她觉得这钱得儿子出,因为她的退休工资得管两个人的生活开销 。结果娘俩为此吵了一架,最后还是儿子出的钱,由于李福来只有农保,所以自负的比较多 。
陈姨跟我拉家常时说不是她舍不得拿钱给老伴治病,是她觉得反正老两口的钱以后都是儿子的,现在应该让儿子也担些责任,不能认为总蹭免费饭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因为这事,陈姨说她在儿子媳妇眼里成了门槛太精的上海人,她说无所谓,以后孩子们会理解的 。
陈姨上海娘家的弄堂房子早已拆迁,老母去年也走了,她也只在逢年过节时去趟上海与两个弟弟小聚,其实她已离上海太远太远,唯一不变的是,她那一口上海话,经过农村五十多年的熏陶依然很正,也许也是对家乡的一种思念方式吧!
历史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乐观地活着便是对历史最好的见证,人生不过是一次旅行,怎样的风景才更美,离不开欣赏者的独特眼光!
推荐阅读
- lpl有哪些战队
- 建筑界对王澍的评价是什么
- 上海松糕的家常做法 上海松糕怎么做
- 端午节祝福老师的话语 端午节对老师的祝福话语简单介绍
- 男人晚上喝水对肾好吗
- 75岁血压正常范围多少
- 茶多酚对固始鸡血清和肌肉组织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影响
- 茶多酚对固始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 手机进水了还能修好吗 手机进水之后应对方式
- 火力对决的武装直升机刷新位置 停机坪是重点刷新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