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不知道吃什么?历史上的100种美味,内附烹饪方法(4)

包子|不知道吃什么?历史上的100种美味,内附烹饪方法(4)

文章图片

包子|不知道吃什么?历史上的100种美味,内附烹饪方法(4)

文章图片

包子|不知道吃什么?历史上的100种美味,内附烹饪方法(4)

最称心的美食 , 只会在民间 , 在一个遍寻不着的处所 , 在最市井的街巷里 , 往往藏着人间最好的美味 。 今天继续为大家介绍历史上的100种美味(4) 。
包子

  • 起源:包子之前一直都被称为“馒头” , “包子”这个名称的使用始于宋代 。 馒头因包有馅 , 又被称作“包子” 。 宋《燕翼诒谋录》记有:“仁宗诞日 , 赐群臣包子 。 ”包子后注曰:“馒头别名 。 ”宋代之后出现“包子”之名 , 但“馒头”之称一直并行不衰 , 直到清代才渐渐分化 。
  • 做法:首先用温水把面粉 , 酵母和白糖搅拌成絮状 , 揉成面团后盖上保鲜膜发酵至两倍大 , 包子的馅料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调制 , 发酵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切成均匀的剂子 , 按扁之后再擀成薄片 , 放入馅料 , 打成褶子捏一圈 , 再放入蒸锅 , 大火蒸15分钟即可 。
  • 参考图
【包子|不知道吃什么?历史上的100种美味,内附烹饪方法(4)】
灌汤包
  • 起源:灌汤包 , 俗称汤包 , 也称灌汤小笼包 , 是汉族西关小吃 , 起源于北宋时期 , 流行于中国各地 。 早在北宋市场上已有售卖 , 当时称灌浆馒头或灌汤包子 。 著名产地开封 。
灌汤包有这样的一个传说 。 相传600多年前 , 元末明初 , 朱元璋起义攻打天下 。 1356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打到浙江的金华城下 , 由于守城元兵早有防备 , 把城墙加高了七尺 , 另外还给城门加上了万斤闸 。 起义军攻打了九天九夜 , 还是破不了城 , 只得在城外安营 。 朱元璋和他的部下大将常遇春、胡大海等十分焦急 , 白天夜里商议破城之法 。
一天深夜 , 常大将军夜不成眠 , 在帐外踱步想着破城计策 。 忽然 , 他发现城门开了 , 万斤闸慢慢地升起 , 只见元兵押着一批民夫到江边偷偷地到江边挑水 。 常遇春连忙唤醒胡大海和起义士兵 , 冲向城门 。 常大将军用肩膀顶住万斤闸 , 高喊到:“弟兄们 , 冲进城去啊!”顷刻间 , 起义军似千军万马 , 以排山倒海之势 , 一批接一批向城里冲去 。 常遇春肩顶万斤闸 , 时间长了 , 肚子饿得慌 。 这时 , 恰好营里送来包子、菜汤等点心 , 常遇春就叫胡大海抽身给他喂包子、菜汤 。 常遇春真是饿慌了 , 一面狼吞虎咽地吃着包子 , 一面不停地催促:“汤 , 包子 , 汤 , 包子……”胡大海看着肩负万斤闸 , 汗流浃背的战友 , 喂着喂着顿生一计 , 令一士兵先将菜汤灌进包子 , 再把包子喂到战友嘴里 。
常遇春吃着 , 觉得喉咙湿润了 , 力量倍增 。 直到士兵们都冲进了城里 , 他放下万斤闸 。 后来 , 常遇春问胡大海:“你那天给我喂的什么好吃的 , 使我力量倍增?”胡大海笑着说:“这就是你叫的‘汤包’呀!”常遇春也笑着说:“如果没有你的汤包 , 我早就被万斤闸压趴下了 。 ”后来 , 人们也就借着这个传说做出了灌汤包 。
此外 , 吃灌汤包子还有个口诀 , 那便是:先开窗 , 后喝汤 , 一口吞 , 满口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