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习俗 河南的传统风俗习惯】1、龙抬头节(二月初二)农历二月初二 , 是汉族的传统节日 。民间认为 , 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 , 故称“龙抬头节” 或“青龙节” 。这天 , 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 , 不做针线活 , 怕动了刀剪伤龙体 。在这个节日里 , 人们到田野里采野菜 , 包饺子 , 煎煎饼 , 炒黄豆 , 煎腊肉 , 蒸枣馍 , 改善生活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众多的食俗活动中 , 这天摊煎饼和吃炒豆的人最多 。每到农历二月初二 , 人们都有要炒玉米、炒黄豆 。
2、过小年(六月初六) 。在豫东和豫南 , 都有六月初一过小年的说法 。特别是农村 , 更为重视 。人们把这天当作庆祝丰收、祀求丰年的节日 。这时 , 麦子刚刚打下不久 , 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的心头和眉稍 。人们在屋中、院内、麦场 里摆上供桌 , 放上馍、枣山(馍的一种)和桃、李等五种瓜果 , 用斗盛满新收的小麦 , 斗上贴红色的“福”字 , 然后焚香燃炮 , 祈求秋季风调雨顺 , 五谷丰登 。之后 , 人们 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用肉、青菜、粉条、海带做成的“杂烩菜” 。大人们在麦场里猜 拳行令 , 孩子们边吃边耍 , 十分尽兴 。
3、牲口节(七月十五) 。农历七月十五 , 是我国传统的中元节 , 民间俗称为:“鬼节” 。中原农家也称这天为 “牲口节” , 此日有许多敬奉耕牛的活动 。在豫北林县等地 , 七月十五这天 , 家家都要蒸羊羔形的白面馍 , 中午蒸熟后供奉在案桌上 , 然后燃放鞭炮 , 庆贺槽头兴旺 。凡有大牲口的农家 , 这天都要停止使役一天 , 把供奉后的羊羔馍送给大牲口吃 , 也有给牲口喂豆等精饲料的 , 以显示牲口节与平时不同 。晚上 , 他们还要做一锅米汤给牲口喝 。有民谣说:“打一千 , 骂一万 , 七月十五喝顿小米饭 。”
4、腊八节(腊月初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 , 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 , 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 , 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 , 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在豫北 , 腊月初八早上 , 天刚蒙蒙亮 , 人们就赶快起床熬粥 。粥熬好后 , 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饭 , 而是先将熬好的粥喂给枣树 , 将枣树树身上砍一些小口子 , 再虔诚地把粥抹在树痕上 , 这就算是枣树把饭吃掉了 。在枣树上砍些口子 , 可以调节枣树的营养增长 , 阻止养分向地下输送 , 好集中力量供应地上部分 , 从而保证了果实的营养需求 。至于把粥抹在树痕上 , 其实不过是一种保护伤口愈合的土措施罢了 。
推荐阅读
- 凉拌皮蛋怎么做 制作凉拌皮蛋的方法
- 考研编号是什么意思 考研编号的释义
- 文竹花是怎样养殖的 文竹花养殖的方式
- 什锦拌拨鱼做法图解 需要准备的东西不少
- 什么是客户信用管理 信用管理的职能和目标市场
- 栗子怎样做既简单又好吃 制作糖煮板栗的方法
- 机器人有什么特点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意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意思是什么
- 哈维的盒子怎么点雪茄
- 自制的腐竹为什么很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