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下一句是什么?

千呼万唤始出来下一句:犹抱琵琶半遮面 。释义: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
出处:唐朝白居易的《琵琶行》 。
句子所在段落: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
释义: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
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 。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 。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
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 。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

“千呼万唤始出来”下一句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一、创作背景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 。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 。
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 。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多专门安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 。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
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 。
二、赏析
《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 。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 。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