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这样的“抠门儿”是一种美德

“孩子们平时不在身边 , 家里只有我们老两口儿一起吃饭 , 一天做两个菜就足够了 , 做多了也吃不了 , 浪费 。 ”昨日上午 , 采访人员来到北辰区普东街宸欣家园社区 , 73岁的刘丰顺大爷和老伴儿刘玉珍正在厨房里准备午饭 。 生活俭朴的老两口儿 , 多年来摸索出很多日常生活中勤俭节约的小妙招 , 成为左邻右舍学习的好榜样 。
精打细算
“这口钢精锅的锅底都是油泥 , 但擦干净后 , 就和新的一样 , 可以继续用 。 ”刘玉珍大娘一边说 , 一边拿着钢丝球在锅底上使劲擦拭 。 采访人员看到 , 锅底已经布满数不清的擦痕 , 一边的锅柄也已经坏了 , 但这口锅在刘大娘的手中依然是件宝 。
【马桶|这样的“抠门儿”是一种美德】刘大娘告诉采访人员 , 这口锅她已经用了20多年了 。 “每次做完饭 , 只要用抹布裹住锅边就可以端起来了 。 ”刘大娘笑着说 , 在这个家里 , 像这口钢精锅一样的“老古董”还有很多 。
临近中午 , 刘大娘在锅里蒸上米饭 , 开始择芹菜 。 她边择边说:“很多人吃芹菜都喜欢把叶子扔掉 , 其实 , 叶子营养也很丰富 , 用水焯一下 , 放上佐料拌一拌 , 就是一盘凉菜 。 ”
刘大娘告诉采访人员 , 她和老伴儿退休后的养老金每月加在一起超过5000元 , 儿子、女儿也经常孝敬二老零花钱 , 可老两口儿仍是精打细算过日子 , 有邻居说他们“抠门儿” , 但他们却说 ,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 。
一水多用
采访人员注意到 , 刚刚做饭时的淘米水 , 刘大娘没有倒掉 , 而是倒进了一个塑料水桶里存了起来 。 “这些年 , 家里的淘米水从来没有随意倒掉过 。 ”刘大娘说 , 淘米水不仅能浇花 , 还是洗菜的“神器”:“淘米水里不含化学物质 , 比洗洁精好 。 先用淘米水洗一次 , 再用清水洗一次 , 会洗得很干净 。 ”
除了充分利用淘米水 , 刘大娘还向采访人员展示了一水多用的秘密武器——几个大小不一的塑料盆和塑料桶 。 刘大娘介绍 , 平时洗菜都用塑料盆 , 洗菜水用脏了就集中到塑料桶里 , 冲马桶也行 , 擦地板也行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虽然家里的洗浴设施都很齐全 , 但老两口儿至今仍保留着用水盆洗脸、洗手的习惯 , 洗脸水和洗手水都会一并倒入水桶用来涮洗墩布 , 最后的污水用于冲厕所马桶 。 刘大娘告诉采访人员 , 卫生间马桶的冲水箱已经很多年不用了 , 截门都已经关上了 。 “按小按钮就会流出半箱水 , 按大按钮就会流出一箱水 , 那可都是干净的自来水呀 。 ”刘大娘说 , 为了不浪费自来水 , 这么多年 , 老两口儿一直坚持用洗菜水、洗脸水、洗衣服水冲厕所马桶 。
变废为宝
采访人员还在刘大娘家里看到 , 防盗门后面的衣架上挂着几个已经洗得发白的旧布袋 , 这些布袋是用碎布块拼接而成 , 有些地方还出现了磨损、打着补丁 。 刘大娘笑着说:“这几个布袋子是用旧床单改的 , 已经用了两年多了 , 买菜、逛超市都带着它 , 方便耐用 。 ”
刘丰顺大爷退休前是一家木构件厂的保全工 , 有着丰富的电器和木器维修经验 , 家里的电水壶、电饭锅、豆浆机等生活小家电坏了 , 都是他自己动手维修 。 除了自家 , 刘大爷还帮助周围邻居修理电器 , 没事的时候 , 他还会在口袋里装着改锥和钳子到附近的垃圾箱和废品回收站转悠 。 电水壶的插口、电饭锅的螺丝、豆浆机的开关……只要是有用的配件都一一捡回家 , 给有维修小家电需求的邻居免费使用 。
刘大爷平时爱好抖空竹 , 闲暇时与社区空竹队的队友们一起在小区空地上练习 , 看到队友们没有坐的地方 , 他就利用家里装修剩下的边角余料 , 为队友们每人做了一个马扎 , 队友们都称赞刘大爷的手艺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