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宋元茶文化( 二 )


宋朝时 , 对那些团状、饼状的紧压茶常称之为“片茶” , 而对那些散状的茶叶 , 在当时又称为“草茶” , 或“散茶” 。
宋朝主要生产片茶的地区有兴国军 (湖南阳新)、饶州(江西鄱阳) , 池州(安徽贵池)、虔州(江西赣州)、袁州(江西宜春)、 临江军(江西清江)、歙州(安徽歙县)、 潭州(湖南长沙)、江陵(湖北江陵)、岳州(湖南岳阳)、辰州(湖南沅陵)、澧州(湖南津市)、光州(河南横川)、 鼎州(湖南常德)以及两浙和建安(福建建瓯)等地 。
出产散茶的地区 , 主要有淮南、荆湖、归州(湖北秭归)和江南一带 。
到元代 , 散茶明显超过团饼茶 , 成为主要的生产茶类 , 元代中期的《王祯农书》中 , 记载当时的茶叶有“茗茶”、“末茶”和“腊茶”三种 。 “茗茶” 就是有的史籍中所说的芽茶或叶茶;“末茶”是把散茶碾成碎末的产品 , 而“腊茶”则是腊面茶的简称 , 就是团饼茶 。 “腊茶”在元代“惟充贡茶 , 民间罕之” 。 所以说 , 在元朝 , 至少在元朝中期以前 , 由《王祯农书》记述的实际情况来看 , 除贡茶仍采用紧压茶之外 , 我国大多数地区和大多数民族中 , 一般只采制和饮用叶茶或末茶 。 到了元末明初 , “民间止用江西末茶 , 各处叶茶”( 叶子奇《草木子》) 。
宋元时期的茶类中 , 团饼代表着一种传统工艺的产品 , 而散茶则是一种新兴的产品 。 散茶的技术在民间也发展得很快 , 它与团饼茶的工艺技术 , 其实是并行而存在 , 并行而发展的 。 在北宋团饼茶生产占统治地位时 , 散茶的生产和技术仍然取得了明显的发展 。 如欧阳修的《归田录》(1067年)中载:“腊茶出于剑建 , 草茶盛于两浙 , 两浙之口 , 日注为第一 , 自景(公元1303—1038)以后 , 洪州双井白芽渐盛 , 近岁制作尤精 , ……其品远出日汴上 , 遂为草茶第一” 。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宋元茶类的改制 , 是顺应多数茶叶消费者 , 为简化制茶 , 减少烹饮过程需要的一种自然的发展结果 。
宋元时期的茶类转型 , 为后来转入明清的散茶大生产 , 进而走向近代发展之路 , 奠定了技术基础 。
 宋代茶文化的发展
宋代茶叶文化在唐代茶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深化 , 并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品位 , 宋代茶文化与唐代茶文化一起 , 共同构成了茶文化史上的一段灿烂篇章 。
⑴ 茶学的深入宋代茶学与唐代茶学相比 , 在深度上多有建树 。 由于茶业的南移 , 贡茶以建安北苑为最 , 所以不少的茶学研究者在研究重心上也倾向于建茶 , 特别是对北苑贡茶的研究 , 既深且精 , 在学术专题上形成了强烈的时代和地域色彩 。 这些研究以着作的形式流传下来后 , 为当今宋代茶史、茶文化的研究 , 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
在宋代茶叶着作中 , 比较着名的有叶清臣的《述煮茶小品》、 蔡襄的《茶录》、 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黄儒的《品茶要录》、沈括的《本朝茶法》、 赵佶的《大观茶论》、 唐庚的《斗茶记》、熊蕃和熊克的《宣和北苑贡茶录》、赵汝砺的《北苑别录》、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等等 。
在宋代茶学作者中 , 有作为一国之主的宋徽宗赵佶 , 有朝廷大臣和文学家丁谓、蔡襄 , 有着名的自然科学家沈括 , 更有乡儒、进士 , 乃至至今都不知其真实姓名的隐士“审安老人” 。 从这些作者的身份来看 , 宋代茶学研究的人才和研究层次都很丰富 。
在研究内容上包括茶叶产地的比较、烹茶技艺、茶叶型制、原料与成茶的关系、饮茶器具、斗茶过程及欣赏、茶叶质量检评、北苑贡茶名实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