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脊柱弯曲纳入全国学生常见病监测 已覆盖200多万学生

采访人员 王君平
日前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持续改善,6—17岁的男孩和女孩各年龄组身高与2015年相比平均分别增加了1.6厘米和1厘米 。
然而,我国也有不少儿童青少年因生理、营养、创伤或姿势等原因造成脊柱侧弯,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 。从2019年开始,国家卫健委在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中,将脊柱弯曲异常作为一个检测指标,目前已经覆盖200多万学生 。专家呼吁,保护好儿童青少年的脊柱,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坚持早诊早治,避免脊柱侧弯 。
体育锻炼矫治侧弯
脊柱侧弯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完全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恢复而避免手术
17岁的小鱼身材挺拔,喜欢运动 。4年前,他体测时查出来脊柱侧弯 。
“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就像长弯的小树 。”北京儿童医院骨科主任张学军介绍,脊柱侧弯是一种严重影响孩子骨骼正常发育的躯体畸形疾病,主要分为3种 。一是先天性脊柱侧弯,这是由于孕妇怀孕时有不良服药史、存在精神疾病或者受环境等影响,孩子在胚胎发育期间就可能有脊柱畸形 。二是后天性脊柱侧弯,这是由于肌肉张力不均、营养不良、创伤或姿势等造成的 。三是特发性脊柱侧弯,这是由不明原因引起的脊柱侧凸,占比60%—70% 。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5—15岁孩子脊柱侧弯发病率为2.4%左右 。8岁以前,男女发病率比为1∶2,8岁以后则为1∶8。脊柱侧弯已成为继肥胖症、近视之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第三大高发疾病 。张学军介绍,脊柱侧弯不但会引发青少年驼背、高低肩、长短腿、骨骼发育不对称等外在畸形,还会引起脏器发育畸形、功能障碍等问题,严重的可导致心肺衰竭、瘫痪乃至死亡 。
从20世纪80年代起,北京儿童医院成立儿童青少年脊柱矫正中心 。通过科学的矫正和治疗,很多脊柱侧弯的“小树苗”重新挺拔 。
张学军强调,脊柱侧弯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完全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恢复而避免手术 。与其被动等着做手术,不如主动运动起来 。为此,北京儿童医院骨科专门开设了脊柱侧弯夏令营 。小鱼便是其中一位营员 。经过夏令营封闭学习,小鱼和妈妈确定将游泳和篮球作为长期康复训练项目 。如果不是脊柱侧弯,小鱼妈妈不会逼着孩子去运动 。
小鱼是住校生 。妈妈要求他一周游泳3次 。只要他没有去游泳馆,当天晚上妈妈就会收到体育老师的“小报告” 。周末回来,小鱼就要拿出时间去补足上学期间缺少的游泳时间 。每次外出活动,小鱼首先就是寻找泳池,游够1000米 。除游泳之外,他还加入了社区篮球队 。从初二到高二,小鱼一直坚持了4年 。随着运动量加大,小鱼这棵弯曲的“小树”又重新长直了 。
手术治疗只占少数
青少年脊柱侧弯治疗方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骨骼成熟度和侧弯程度来决定
“万万没想到,孩子的脊柱侧弯竟然这么严重,真后悔没有早点发现啊!”
在北京儿童医院脊柱侧弯康复门诊内,12岁女孩小叶双肩不等高、腰线不对称,被诊断患有中度脊柱S型侧弯,胸段侧弯35度,腰段侧弯34度,接近于手术指征 。一想到女儿的脊柱要被钉上一颗颗矫正钢钉,再旋转矫正,小叶妈妈心里很是不安 。
张学军说,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如果做手术矫正侧弯,可能是脊柱变直了,但身高会变矮,最好的办法是保守治疗,通过支具来矫正 。
于是,小叶和妈妈来到支具中心 。技师运用3D技术为小叶量身定制了支具,每3个月临床复查一次,每半年更换一次支具 。
【脊柱侧弯|脊柱弯曲纳入全国学生常见病监测 已覆盖200多万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