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那个中江面 , 四川人人都称赞 , 细如头发能通风 , 过夜回锅煮不烂……”这首通俗的民谣 , 唱的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江挂面 。
3月8日 , 当地首届油菜花节开幕 。 600余亩金灿灿的菜花田四周 , 白墙黛瓦 。 诗意庭院里 , 细如银丝的中江手工挂面如纱如幔 , 随风轻舞 。 七彩廊桥横跨田间 , 引蝶来、随风舞 , 好一派如诗如画的田园美景 。
作为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别具特色的美食 , 发源于宋代的中江挂面已有1000多年历史 。 如今 , 中江有挂面生产户700余户 , 年产挂面400万公斤 , 年产值5亿余元 。 一碗碗清香诱人的鸡汤挂面 , 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 更是当地经久不衰的名片 。
3月中旬 , 中江暖阳高照 , 春意浓浓 , 正是晒面的好时机 。 在东北镇觉慧村 , 勤劳的村民身着洁白的工作服 , 早早起床戴好口罩 , 收拾齐整来到宽敞的院落里 。 顶多晒半小时 , 可不能再长了 , 否则会影响挂面的韧劲 。 人们三两一组 , 灵活地爬上4米多高的梯子开始抻面 , 直到把面抻长至5米左右固定下来 。 晒面的同时还需不断地用竹棍划面 , 以免面条黏在一起 , 梳理面条的动作犹如拨动琴弦 , 悬在木架上的挂面细如发丝 , 最细的甚至可以穿过针孔 。 在朝阳的照耀下 , 一排排挂面银光闪闪 , 分外诱人 。
“觉慧村是中江有名的挂面村 , 全村40余户人家 , 90%是‘挂面户’ , 我们以‘挂面产业+田园民宿+文化旅游’为模式 , 村集体投入产业扶持资金 , 统一规划各挂面销售制作商家开展旅游接待活动 , 村集体经济实现年收入12万元 。 ”觉慧村村委会副主任李泽说 , 通过成立中江县觉慧手工挂面专业合作社 , 村里推行“传承人+合作社+农户”抱团生产模式 , 现已实现年产挂面100万公斤 , 创造产值3000余万元 。
当地借助花期 , 结合挂面非遗文化开展赏花活动 。 首届油菜花节期间 , 觉慧村预计日均接待游客1.5万人次 , 村民销售挂面的收入较平时增加了两倍以上 。 “节庆期间 , 预估游客量将达到20万人次 , 可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余万元 。 ”李泽说 。
【模式|风吹挂面舞 蝶来菜花香】随着产业品牌、文化IP的打造 , 中江挂面也走出了曾经的“小作坊”生产模式 , 逐渐走上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生产之路 。 2021年4月 , 中江挂面实现出口“零突破” , 开始销往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 年销售量突破200万公斤 。 “出口是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次契机 , 通过对照国际标准 , 我们可以找到自身生产模式、产品品质需要改进的地方 , 只有不断提高质量 , 同时注重传承 , 才能让中江挂面走得更远 。 ”中江挂面协会会长、四川雄健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明雄说 。 (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刘 畅)
推荐阅读
- 消费者|川西坝子:开启2022年新一轮商标维权模式
- 火锅|2022年预测:火锅店如何利用“饮品”模式利润飞跃?
- 面包|买挂面时,这4种面条尽量少买!浪费钱还没营养,员工自己都不吃
- 双馆|本届全国糖酒会首开“一城双馆”模式 观展预约已开放
- 大连|吃遍大连-干饭人必吃!有菜有肉又有饭的模式,你可喜欢~
- 挂面|荷包蛋焖面
- 蔬菜|超市买挂面,切记要学会看懂这“4个字”,不懂白花钱还影响健康
- 纯蒸模式|做堂堂正正的人吃地地道道的蒜蓉粉丝蒸蛤蜊
- 四喜丸子|记者实探预制菜品牌舌尖工坊线下店 纯加盟模式或存品控隐忧
- 年味|春节将至,九寨开启“年货欢乐购”模式!